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23 01:13:42

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头痛剧烈,缠绵难愈,甚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3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中医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60例,均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004年修订版),并排除因高血压或其他疾病引发的头痛。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10±15.50)岁。病程(7.5±6.2)年,先兆性偏头痛3例,无先兆性头痛27例。对照组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4.20±16.10)岁;病程(8.10±5.5)年;先兆性偏头痛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28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①药物治疗:丹珍头痛胶囊(青海益欣药业有限公司,药品批号:国药准字Z20025871,规格:0.5克×24粒/盒),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②电针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为辅。主穴患侧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头维;配穴:一侧外关、足临泣、阳陵泉,均采用毫针针刺。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公司产G6805-1A电针仪),选连续波中强度刺激,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再服用其他治疗偏头痛或镇静止痛类药物。两组连续治疗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疗效标准

治疗后随诊3月未有复发者;好转: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无效:治疗后未减少头痛发作。

1.4统计学分析

2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30例中痊愈率63.3%,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治愈率36.7%,有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偏头痛在中医学属“头痛”范畴,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若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气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2]。丹珍头痛胶囊成份为高原丹参、夏枯草、熟地黄、珍珠母、鸡血藤、川芎、当归、白芍、、蒺藜、钩藤、细辛。方中、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止痛,四物汤益气养血、配以川芎性温香窜、活血行气,能上行头目,通络止痛,夏枯草清头目,细辛温经散寒,开窍止痛;珍珠母、钩藤、、白蒺藜平肝潜阳,疏风清热。诸药配伍,共达平肝熄风,散瘀通络,解痉止痛。

偏头痛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病位偏头部,为十二经脉中少阳经之所循行,故针刺局部穴位和少阳经穴位治之。针刺太阳、印堂、丝竹空、角孙、率谷,均局部取穴以止痛,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针刺外关、风池、阳陵泉、足临泣为手足少阳经穴,针刺和解少阳经气以止痛,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诸穴相配,共奏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之功,使头部经络之气“通则不痛”。针刺后加电针仪则起穴位得气,加强疏经通络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有效率达96.7%,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的70%。针药结合,共奏祛风通络、解痉止痛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神经病学/侯熙德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4-187.

[2]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3-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与学语迟缓的关系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