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23 06:48:27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71-01

调查时间:2014年9月

调查地点:特克斯县第五小学

调查对象:3-6年级小学生及全体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式

调查人:邱玉华

一、调查目的:

对于数值教育来说,要求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然而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这也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学重任。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教师人员对于创新教学的认识程度以及如何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此发现其中存在着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创新学习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以下方面的内容。

具体调查目的一:主要是对学生所接触到的创新学习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作为小学开展创学活动的参考依据。

调查目的二:主要是对教师人员在教学过中所采用以及普及创学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而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此来为以后创学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提供出依据。

调查目的三:主要是对现阶段学校对于创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以及总结,进而探索出数学创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以及途径,从中找出其存在着的茶具,并且也能够为日后的创新教学提供依据。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要求相对较为全面,对于学生所调查主要是包括以下内容:1、学习兴趣;2、学习方法;3、思维能力;4、影响创新的因素。然而在对教师人员进行调查中主要是包括以下内容: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2、对教学目标的看法;3、对成功的教学的标准的理解;4、采取的教学方法。

二、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1、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1)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45.5%的学生感到学习兴趣不高;存在着20.3%的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比较单调乏味;8.8%的学生感到头疼、厌烦;而只有26.4%的学生对学习颇有兴趣。这种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乏味的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数学内容太枯燥;②题海战术太累人;③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少;④教师教法单调无法吸引人;⑤基础差跟不上。对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学习方法方面。①课前预习方面。38.1%的学生有预习习惯,但不坚持;46.6%的学生很少预习;6.9%的学生从不预习;而只有8.4%的学生能长期坚持预习。在调查中可以知道,很多学生都没有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只是知道跟着老师的思想走,但是却没有主动学习,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②课堂讨论、发言方面。在数学学习培养思维中通过进行积极参加谈论是其重要的方法。通过加强积极讨论,能够很好的从其他人的思想中吸取营养,从而使其便成为自己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所谓的集思广益。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存在着39.4%学生只是在教师要求下进行讨论,在教师进行抽查中才进行发言,然而浅尝辄止的则是为30.2%,同时也存在着12.9%的学生从不讨论,仅仅为17.5%学生经常和其他人进行讨论,进而发表个人的意见。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

2、对教师调查结果分析:(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在小学中,存在着98%的教师人员认为数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学科,特别是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应该要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人员必须要对数学学科的高度重视,使其能够对学生学习起到帮助。

(2)对教学目标的看法。在教师中,普遍的认为教学目标顺序主要是为:①探索的意识;②各种各样能力;③问题的解决;④兴趣的培养;⑤与他人合作;⑥德育的目标。因此可知,教师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要重点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以及各种能力看作为重点的培养目标,这样也能够有利于提高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的办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三、建议和对策:

1、创设和谐氛围。在数学学习中,必须要不断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人员必须要具有着学生观以及教师观,将自身的架子放下,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不断的鼓励学生,将信任的目光投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们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无忧无虑进行学习,在和谐以及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带动学生认识过程逐渐转变为创造过程。

2、开发课程资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数学丰富多彩的,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将其归纳成为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是自己的书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在更多的机会中感受以及学生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使其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学习中能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3、培养问题意识。创新主要是来自于问题,进而培养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由进行探讨以及积极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大胆提出。其意义并不是去寻找问题的大难,然而去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其问题能够保持一种报旗下,通过自身积极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形成自身的见解。所以,教师人员必须要以宽容的心态,进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法选择。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教师人员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总结,而是应该在教师人员的组织之下,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并且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其他人进行合作,进行探讨以及创新发现的一个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人员必须要对新理念进行推广,并且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自主进行获取知识,在学习中提问、观察比较以及激发自身创新意识。

5、强化学法指导。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是单纯进行模仿,要动手进行实践以及自主探讨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数学方法。学生要勇敢的去探索创新意识,这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所在。所以,在对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人员的知道,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将其形成为创造性以及实践性,对其不断的进行发展以及提高,从而使其能够形成一套适应自身年龄段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让识字教学活跃于课堂 下一篇:在导航中“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