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心目中的平安

时间:2022-05-23 06:06:21

现年63岁的新上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平安能沐浴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潘基文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记者提问:“秘书长阁下,我想问您个问题,您所说的平安,是什么概念?”潘基文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讲了一件令他记忆犹新的往事。

潘基文小时候曾在朝鲜南部一个小镇上学,当时战争已经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小镇上的孩子们仍在坚持上课,每听到防空警报或者通报就不得不中断。

记得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用你所理解的形式解释什么是平安?本来要求作业三天后交上去的,但因为镇上,课程足足中断了一个多月。解禁后,同学们才重新回到课堂上。

“同学们,还记得我在一个月前给你们留的作业题吗?”语文老师目光炯炯。

遗憾的是,因为一个多月没有上课了,所以,没有一个人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

“那么,就请同学们现在思索一下这个题目,什么是平安?”

学生们一个个冥思苦想。

“一个月没有和同学们见面了,这其中你们都经历了什么?感觉与往常有什么不同……”老师启发着学生们。

几分钟后,学生们一一举手回答――

“老师,平安是在外打仗的爸爸能天天在我身边!”

“老师,平安是晚上不做噩梦!”

“老师,平安是每天早晨都有面包和牛奶!”

“老师,平安……”

“呵呵,你们说的都很好,但这还不是老师心目中关于‘平安’的最佳答案!”老师笑着说。

这时,一个学生在纸上画了一幅画:巍峨的高山下炊烟袅袅,小木屋前的林阴小路通向远方,白云流水遥相呼应……

“老师,这个行吗?”学生举着画,期待地望着老师的眼睛。

“同学们,大家看,他的这个创意很好,对不对?”老师拿着画,在班里展示了一圈,“可是,这幅画的意境更接近于‘安逸’,也不是老师所说的‘平安’。”

那到底什么才是平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这时,老师也从书桌里拿出一幅画。画面上,暴雨如注,狂风劲吹,树木摇曳。在树的枝丫处,有一处鸟巢,一只大鸟张着翅膀,警惕地俯瞰四周。在她的翅膀下,是几只酣睡的小鸟,她们睡得很熟,很安详……

平安是什么?说法各有不同。

有人说有钱是平安,有人说有吃有喝是平安,有人说健康是平安,有人说和平是平安……

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平安是不存在的。物质能提供给我们起码的安全感,金钱能给予我们富足的体验,健康能使人保持踏遍万水千山的激情,但一旦发生了战争,一切都会化成符号,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就算人类自己不挑起战争,自然界仍然存在许多不可抗的作用力,比如说地震、海啸、泥石流等……

潘基文的这段经历,向我们揭示了平安的本质――平安,就是婴儿似的那种熟睡的姿态,无论外部如何凄风苦雨,仍能在一种爱和责任的保护下,做着甜美的梦!而这种氛围,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

E-mail:

上一篇:爱他,就让他幸福 下一篇:一个谎言的“疯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