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厂3#彩涂热交换器及三通管改造施工

时间:2022-05-23 02:29:03

冷轧厂3#彩涂热交换器及三通管改造施工

摘要:宝钢冷轧厂3#彩涂机组旧热交换器外形尺寸为15m*3m*4.2m,重量达72T,新交换器的内部结构调整,重量达76T。现场干涉设备多,使用大400吨大型履带吊和复杂的工况。本文主要对交换器的吊装进行阐述,以期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热交换器;履带吊;超起工况;辅助用具;受力验算

中图分类号:TP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3#彩涂机组的初涂和精涂的2#热交换器高温端管板的高温变形胀裂漏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故急需对该热交换器设备进行更换,彻底解决该设备无法满足生产产量和产品品种的问题。另外初涂和精涂1#换热器烟气入口的部分管道也已破损,需进行更换。

本次施工便是对这2台2#热交换器(单台重约73T)和2台1#热交换器的部分管道进行更换。另外拆除和回装影响交换器吊装的管道。

1.项目特点

1.1更换设备重量、外形尺寸均较大:76T/台,15m*3m*4.2m,需用大型吊车吊装;

1.2施工作业场地管道、桥架纵横交错,空间障碍较多,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现场施工场地有限,设备、机械、辅助材料数量众多,对施工场地规划也有较高要求;

1.3相关场地内有路灯、树木等会干涉大型吊车旋转,需进行移除,另外由于涉及到大型吊车的使用,需对相关道路进行封闭,相关手续较多;

1.4施工工期较紧张,且正值高温、暴雨季节,对施工进度有较大影响;

1.5交换器和管道外形尺寸均较大,影响因素多;管道拆装过程中多高处作业,需搭设脚手架,且容易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对施工安全措施要求严格。

2.主要施工方法

2.1总体施工顺序

如图1所示。

2.2机械部分施工方法

2.2.1管道及支架拆除

本次需拆除的的有:空气出口处管道(ф1900)、烟气进口处管道接口(割除)、烟气出口管道(ф1550)、烟气出口管道(ф1550)、空气入口管道(ф1000)拆除。其中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管道吊装半径小,用100t吊车吊装,其他构件由于旋转半径很大,直接使用400t吊车吊装。管道及支架拆除后放置在图2所示区域。

施工顺序流程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吊装示意图

2.2.2交换器吊装

整体施工顺序:辅助用具、热交换器主吊耳探伤热交换器各连接处拆除,场地清理、铺设吊车进场组杆初涂旧热交换器、M弯拆除初涂新热交换器、M弯安装吊车移场精涂旧热交换器、M弯拆除精涂新热交换器、M弯安装吊车拆杆离场。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和吊物的各方面参数,本次施工选用的为SANY牌的SCC4000性液压式履带吊。吊车各构件在吊车使用前2天进场组杆。如图2所示:吊车进场前必须已办理好绿化搬迁、灯杆拆除,并铺设和调平路基箱(吊车行径路线和悬浮配重下方均需铺设),施工期间对相关道路进行封锁。

为防止热交换器被起吊钢丝绳挤伤,本项目制作了一起吊时的辅助用具。其结构形式和受力计算见后文。由于钢丝绳、卸扣和该用具均较重,故用具倒运需使用随车吊,各构件间的连接需要吊车辅助配合。热交换器各连接处拆除完毕,并用千斤顶顶动后,进行试吊——提升高度100mm左右, 保持10min左右,对辅助用具、索具、卸扣、吊车、吊车支撑面等状况进行仔细确认,试吊合格后,方可按方案进行吊装。

履带吊HDB、HD工况下参数表

备注 吊车为后配重为135T,超起配重150T,中央配种40t,勾头选用100t的。其中括号类的数值为HDG工况下的参数。8根钢丝绳(4根12m,4根6m)与12个卸扣(25t)配合辅助框架进行吊装,其重量合计约为1t。

由于本次吊装半径较大,吊装重量大,阻挡多,吊车需移位才能完成2台交换器的吊装,本次选用履带吊进行吊装;为减小选用吊车的吨位,选取2种工况进行吊装,即HDB(主臂+超起桅杆+超起配重)和HD(主臂+超起桅杆)工况。其具体吊装参数如表1所示。由于超起配重旋转半径过大,为避免过多拆除旋转半径内的阻挡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悬浮配重置于彩一东路某个岔路口的位置,如图2所示。采用HDB工况吊起热交换器,吊车主臂变幅(变小),变至16m左右;然后脱掉超起配重,吊车变为HD工况;之后进行旋转装车。新交换器回装时,先用HD工况吊起,再旋转至吊出时的相应位置,接上悬浮配重,变成HDB工况,再变幅,完成安装。

2.2.3管道恢复

当交换器安装到位后,需对相应管道和接口进行恢复,个构件吊装方法同拆除时一致,主要是确保各处无强行组对,并保证各连接处的密封性必要时对相应构件进行局部修整。

2.2.4其他各拆除件恢复和旧交换器入库

各拆除件恢复安装以及仪表阀门、管道、热电偶、保温恢复。旧交换器吊出后,直接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拖车,运至库房并卸货。

2.3电仪设备拆除、安装

该项目电仪专业的工作量小主要是烟气管道上2电动翻板阀、几个热电偶及少许仪表管道保护性拆除,等机械专业施工快结束时进行原样恢复即可。

2.4特殊措施

由于热交换器吊耳在下部,直接用钢丝绳进行吊装,钢丝绳会对交换器本体产生挤压。为避免其损伤,需制作的专用的辅助工具。旧交换器底座吊耳和辅助工具均需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4.1辅助用具的设计和制作

辅助用具外形尺寸和吊装受力示意图

如图3所示,辅助用具为一扁担型结构(2根),扁担两端分别有一吊耳板,该板上开有2个ф75的孔,为卸扣销轴装配孔。框架由2根14#工字钢以格构形式组成,各连接处均采用焊接形式,其尺寸依据交换器上吊耳间距确定。

如图3所示,辅助用具主要承受热交换器重力Q,并由挂于吊车上的四根钢丝绳拉起,每根钢丝绳的拉力为S(下部钢丝绳受力为S1,上部钢丝绳受力为S2)。由于钢丝绳为定长,故吊耳间距越大,钢丝绳受力越大,且S2> S1。故选择新交换器吊装时的受力为验算对象。

取交换器的重量为80T进行计算,该拉力沿吊具的框架进行分解:

其中Q=80×9.8KN。故S=296.6KN,N=71.412KN。

用具采用14#工字钢为主梁部分,50mm厚的钢板为吊耳板,材料均为Q235,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其许用应力为[σ]=215/1.34=160.4N/mm2,剪切应力为[τ]=160.4/1.737=92.3 N/mm2;焊缝的剪切应力为[τh]=160.4/1.414=113.4N/mm2。

2.4.2吊耳板荷载验算

如图3所示,因耳板受上下拉力的作用,其上部拉力大于下部拉力,故选用上部拉力对耳板进行校核验算,耳板上部的拉力F=296.6 kN,水平力F水平=F×cos74.3°=80.3 kN,垂直分力F垂直=F×sin74.3°=285.5 kN;其中垂直分力对耳板产生拉应力,水平分力对耳板产生剪切应力。

耳板拉应力σ=285.7×1000/(185-75)/50=52.0 N/mm2 < [σ]

耳板剪切应力τ=296.6×1000/(92.5-37.5)/(50+20)=77.1 N/mm2 < [τ]

由上式可知,该吊耳板受力符合要求。

焊缝强度校核

角焊缝抗剪强度:σf=F水平/A=80.3/(0.7×10×185)=62.0N/mm2 < [τh]。故焊缝长度满足要求。

2.4.3框架稳定性验算

验算公式:

其中N为框架承受的轴向力——钢丝绳水平分力,则每一框架梁承受的N1=N=80.3KN。框架梁均由14#工字钢以格构形式焊接而成。其中14#工字钢相关参数如下:

高度h=140mm,翼缘宽b=80mm,腹板厚d=5.5mm,横截面积A=21.5cm2,重力g=165.62N/m;截面惯性矩Ix =712 cm4, Iy =64.4cm4;截面抵抗矩Wx =102 cm3, Wy =16.1cm3;截面回转半径ix =5.76cm,iy =1.73cm。

支撑梁组合截面的截面面积、惯性矩及回转半径:A总 =2*21.5=43cm2;Ix=2*Ix=2*712=1424cm4,Wx总=2* Wx=2*102=204cm3, ix总 ===5.695cm;Iy总=2* ()=1945.55cm4,Wy总=1945.55/(2.5+8)=185.3cm3, iy总 ===6.726cm;

该横梁的长细比为:=57.1;=48.4,均< []=150,符合要求

缀板间净距为45cm,则:=26.1

Y-Y轴的核算长细比:=54.99

梁内力计算(考虑附加动力系数1.2):

g总=2g*1.2=2*165.62*1.2=376N/m

自重产生的跨中弯矩:MX==×376×3.252=496.5N.m

侧向弯矩: My= MX =×496.5=49.65N.m

===2681409.9N(=0.82208;=1;=1)

则: =27.9 N/mm2

2.4.4框架梁许用应力计算

平衡梁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在焊接处截面受到的应力最大,此许用应力为:

σ=F水平/A总+F垂直×1625/Wx总=80.3×1000/(43×100)+285.5×1000×92.5/(204×103)=148.1N/mm2 < [σ]。故用具许用应力满足要求。

2.4.5专用钢丝绳的选型

选用公式:F=k1×k2×(Q+q)×g/(4×sinØ)

=1.1×1.2×(80+2)×9.81/(4×sin63.5°)=296.6 kN

选用6×37+FC-Φ58mm ,L=12m钢丝绳,其破断拉力为1860 kN,取安全系数为6,则拉力为296.6×6=1780.0 kN

2.4.6 400T汽车吊稳定性验算

以HDB工况为验算对象,吊装参数见前文,其他参数由吊车手册上查取。

采用的验算公式:

==1.79>1.4,稳定性满足要求。

2.5热交换器安装

热交换器安装位置要求设备与各管道接口自然平直连接。管道焊缝采用用煤油渗漏进行检查。并且由施工人员钻入热交换器内部,盖好人孔板用肉眼检查有没有透光处,以此来确认焊缝是否有气孔,如有,立即进行补焊。

3.结束语

由我公司承接的‘冷轧厂3#彩涂热交换器及三通管改造’项目已顺利完成,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改造目的,并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卜一德.起重吊装计算及安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梁启智.钢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试论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下一篇:义乌市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