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塑造探索

时间:2022-05-23 02:19:06

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塑造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特征,以贵港市为例,分析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探索其景观风貌塑造的技术手段以及基本思路,并且从三大层面对景观风貌进行重塑,形成以公共开敞空间为核心的景观风貌系统控制,并对贵港市城市建设项目进行指引。

1、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特征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性格,……总之,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最有力、最精彩的高度概括。”――《城市风貌设计》。内河港口城市是指位于内陆地区江河、湖泊等水域沿岸,拥有港口并具有水陆交通枢纽职能的城市,其景观风貌资源具有明显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水运交通要冲(多在河口区)形成一些著名的港口城市,如番禺(今广州)、南京、明州(今宁波)、泉州等。其中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优越的城市(如广州)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成为今日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总结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具有如下特征:

(1)依山傍水特色鲜明

内河港口城市大多数都具有依山傍水的景观资源特色,其城市布局一般位于山和水之间的平原地区,形成山、水、城相融合的景观格局。

(2)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由于内河港口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合人居,容易在较早的时期形成人类聚居场所,因此其城市历史一般较为久远,文化底蕴丰厚。

(3)滨水景观资源丰富

内河港口城市承担水陆交通枢纽职能,江河或湖泊水面一般较为开阔,岸线悠长并且形态丰富,其丰富而多变的滨水景观空间为城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内河港口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以贵港为例

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本文以贵港市为例进行研究。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内河第一大港。贵港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故郡,其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悠久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渊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绿地、河流、山脉、村庄被侵占,城市环境急剧恶化,城市形象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像贵港这样的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没有得到体现;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全面覆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世界各地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地方性和传统特征正在逐渐弱化,各地城市景观风貌作为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流失,因此需要挖掘其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风貌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贵港城市发展历程为由沿郁江到太平山的逐步发展和蔓延,其景观风貌格局由“依水”逐渐向“山水结合”演变。

古代――岭南区域中心;

明清――内河商港城市;

近代――普通中心城市;

现代――西南地区内河航运枢纽城市。

2.1、城市自然生态景观格局

贵港市境内以平原台地、山丘地形为主。从港北区到桂平市直至平南县沿郁江干流为广西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河流均属西江水系。西江主支流段郁江、干流段浔江由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市。

贵港市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山、水、城紧密相连,其城市基本山水格局大致可概括为:背山涵水,城包山、山环城, 城含水,水绕城。

2.2、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格局

贵港市历史悠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 处(自治区级3 处,贵港市级8 处),乡镇古遗址多处,贵港人自古具有积极的实践精神,自秦汉设郡筑城以来,历经兴衰,形成以“水、田”为核心的布山文化。

2.3、城市现代人工景观格局

滨水空间作为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是体现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区域。贵港市拥有郁江、东湖、南湖、马草江、鲤鱼江等水体资源,水系自然联系紧密。

3、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

3.1技术手段与基本思路

1、技术路线

在对现状充分分析以及对相关规划判读整合的基础上,对贵港市的现状景观风貌资源从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自然、历史、人工),提炼贵港市城市景观风貌特征,从而进行城市整体风貌特色规划,并且对重要节点、界面的风貌进行设计。

2、规划方法:

紧紧抓住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历史景观要素这三个核心,从宏观、中观两个个层面入手,重点研究六大系统和若干分区,最终落实于城市景观要素的控制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上,从而构筑了具有完整高效性的规划体系和动态开放性管理平台,对贵港市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建设尤其是公共开敞空间、建筑风格与色彩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3.2景观风貌特色重塑的三大层面

(1)三大核心: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

城市景观构成包括城市传统文化、自然山水、建筑、街道以及居住其中的人的生活,甚至包括节庆活动等多视觉、多层次、多类型。内河港口城市的城市景观侧重于城市空间环境的物态的景观元素,即三大核心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

(2)三大层面:

宏观层面――城市总体景观风貌定位

从城市形态、历史文化、建设发展出发,将贵港市城市总体景观风貌特色定位概括为:“南国自然生态荷城、浔郁历史人文古城和桂东南现代活力新城”。贵港历代城市发展均与自然山水格局紧密相关,应紧紧抓住山水特色,充分利用自然的水景与山体成为城区发展得天独厚生态风貌资源。保护并延续“大城大山水” 景观风貌格局是贵港市乃至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重点。

中观层面――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与分区指引

通过对自然景观风貌要素、历史风貌要素和人工风貌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合理建设,使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内容全面反映城市景观风貌的总体定位,以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为共同目标。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分区指引主要包含对城市形态、城市肌理的研究以及对城市的整体分区研究。分区划定结合城市分区功能,并按照不同的特色特征划分城市风貌片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分区指引在总体景观风貌定位与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地段的景观风貌特性,提出更详细的指引与导则。

微观层面――近期重点地区建设导引

围绕“如何在短期内凸现贵港城市风貌特色”,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门户地带景观风貌的改善和提高,提出近期行动计划与重点风貌建设项目。

(3)六大系统:

通过对贵港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提炼出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建筑风格与色彩、城市眺望空间、城市道路与门户、城市夜景、城市标志物共六大系统。囊括了绿化景观、滨水景观、历史景观、活动景观、建筑景观、道路景观、门户景观、眺望景观、景观景观、夜晚景观等诸方面内容。

(4)景观分区:

分区指引的内容包括:现状特征、特色目标、分区系统控制、主要景观系统要素指引。其中主要景观系统要素指引提取构成城市物质景观的最基本、最必要、且对优化城市景观至关重要的自然、历史、人工要素进行分类编号,分别就针对该要素的六大景观系统提出详细的、符合实际、符合目标的景观建设意见和建议。

3.3以公共开敞空间为核心的景观风貌系统控制

城市景观风貌系统研究的主体对象是现代人工要素,即分布于城市各地的建筑、广场、道路、绿地等。同类景观风貌要素或不同类但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景观风貌要素的集合组成系统。系统控制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掘与利用各要素集合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从城市整体角度对景观风貌要素各集合做出布局安排、提出建设要求,整体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形象。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核心是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控制,主要包括绿色开敞空间、蓝色开敞空间以及灰色开敞空间。

4、结语

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最终应体现在建立近期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重点建设项目导引上,贵港市的景观风貌规划,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门户地带景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具体体现在对七大城市风貌的营造上,即突出山水景观、优化老城景观、建设新区景观、增加园林景观、美化道路景观、塑造门户景观以及打造城市标志性景观。

通过贵港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指导了当地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并为国内其他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与借鉴。主要指导的建设项目包括民族公园、骑楼街环境整治与改造、城西CBD 区开发建设等。以上项目在规划的指导下,已分别进入下层次规划编制和实施阶段,将在近期快速提升贵港的城市形象,体现 “南国自然生态荷城、浔郁历史人文古城和桂东南现代活力新城”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定位。

上一篇:论我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及开发利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