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治疗便秘

时间:2022-05-22 05:29:22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治疗便秘的功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40例,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结果行结肠镜检查后,75%的便秘患者临床痊愈或好转。结论结肠镜检查在排除器质性肠道病变的同时兼有治疗便秘的双重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便秘; 结肠镜;双重作用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为临床表现。18~70岁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607%[1]。便秘可诱发多种疾病,如痔疮、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多采用泻剂、促动力药物治疗,但多停药即复发,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我院自开展结肠镜检查工作以来,发现不少便秘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后大便恢复正常或较前明显好转,经对患者的跟踪随访,在排除其他因素后,认为结肠镜检查不失为便秘治疗措施的一种新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来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8~76岁。便秘病程15 d~20年。结肠镜所见:未见明显异常32例,肠息肉3例,大肠黑变病2例,直肠炎1例,肠憩室1例,大肠肿瘤切除术后1例。

12诊断标准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费力(≥25%)。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25%)。③有排便不尽感(≥25%)。④有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25%)。⑤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25%)。⑥排便少于每周3次。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13方法本组患者均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未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即结肠镜逆行循腔进镜插入至回盲部或回肠末段(肛管直肠直乙结肠移行部乙状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曲升结肠盲肠回肠末段)。

14疗效评估主要方式为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05~29个月。

15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后排便通畅规律,便质较润,1次/1~2 d,不费力,便后无残便感。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排便时稍费力,偶有排便不尽感,

偶需服通便药。③无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治疗后临床痊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

3讨论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机制不明确,且影响因素众多,多长期反复持续存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疗效不确定,停药易复发,且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为便秘患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诊治方案。采用结肠镜检查,是目前便秘患者排除器质性肠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本组病例经结肠镜检查后,临床症状多数能够改善,总有效率达75%,病例痊愈持续时间长(最长为29个月),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用药易好转,停药易复发的治疗便秘的传统药物疗法。其治疗机制考虑为以下两方面:①消化道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结肠镜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大肠液分泌增加,消化道平滑肌活动增强,促进蠕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②不少便秘是由于结肠冗长迂曲造成的,而结肠镜的进镜原则是将冗长迂曲的结肠通过不断地进退、钩拉、旋转镜身,使肠管缩短取直,来取得进镜的目的。故结肠镜检查后可使粪便排出顺畅。

目前国内尚未见通过结肠镜检查后便秘症状改善,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有关总结报道。笔者通过对本组病例采用结肠镜检查治疗便秘的跟踪观察,认为对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是治疗便秘一举两得的新技术,它既能诊断肠道病变又同时兼有治疗的双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至于远期疗效如何,还需进行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研究观察。

参考文献

[1]林三仁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0.

上一篇: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乙... 下一篇:腹腔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