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陪谁玩耍?

时间:2022-05-22 05:04:44

这一天,QQ上出现一个陌生的闪屏:“老师,你的新学生还敢在背后拍你肩膀吗?”哦,原来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找我聊天。

“不太敢!”我如实回答。

“那还有人敢捏你的脸吗?”

“呵呵,不敢!”

过了一会儿,传来两句话:“唉,没意思。这些小孩不知道,一个像孩子一样寂寞的老师是需要有人陪她玩儿的。”

我怔住了!想笑,又有点想哭。原来,当我陪伴这些孩子玩耍嬉戏的时候,他们认为也在尽心陪伴“寂寞”的我。于是,一幅幅记忆犹新的画面又浮现出来……

漂亮的“假毛虫”

我从没有如此毫无遮掩地哭喊,这,是绝无仅有的一回。下课了,我正在办公室里专心致志地批作业,一群男生嬉闹着涌进办公室。带头的男孩说:“章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我说:“什么好东西,这么多人跟过来。”他神秘兮兮地说:“你别怕!”小孩子的心思我猜得八九不离十,肯定是又整出什么新花样来吓唬我。几年的相处让我对他们几乎了如指掌,从背后伸来的木头蛇,口香糖盒子里的仿真蟑螂,从教室门梁猛然挂下的黑蜘蛛,一次次“磨练”让我这个老师“久经沙场,见招拆招”。我轻蔑地瞧瞧他们,不在乎地说:“又整出什么新玩意儿?掏出来吧!”

啊!口袋里掏出一条十分漂亮的毛毛虫。一眼就知道是彩色油泥捏成的,非常逼真!我一向对“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心存念想,暗暗在心中感叹:如果是真的毛毛虫,以后一定会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抬头看看这群男生,各个眯着眼,乐呵呵的。其中一个说:“老师,这是真的,没骗你!刚才欧阳在花园里抓到的!”我瞧着他们一个个说得像真的一样,觉得好笑,说:“哎呀,你们就骗吧!能整出点新玩意儿吗?拿走拿走!”后面几个急了,“是真的,是真的,不信你摸摸看!”我心想:现在的仿真玩具做得的确很逼真,估计连手感也一模一样,就陪他们玩玩吧。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笔,伸手准备去拿!

啊!啊!就在我的手即将碰到它的那一刻!那虫子扭着身子动起来了!花花的身体在洁白的桌面上扭呀,揉呀,尽情地展示着它的风采。天啦!我头皮发麻,心跳仿佛顿时停止了。我一下子站起来,蹦呀,喊呀,泪水像喷泉一样冲了出来,无法控制地哭喊把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吓傻了,最年长的老师把我抱住,拥在怀里,拍着我的背,像哄孩子一样一边拍一边说:“好了,好了,不怕,不怕。”我的哭声惊动了一层楼的学生,最后,惊动了校长。

无疑,一群男生被送进校长室,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遣送”到我旁边。为首的男生一声命令“鞠躬”,哗!一排男生,齐刷刷地把头弯到接近膝盖处,不敢抬头。我偏过头去不理他们,就这样过了好久,我扔下一句“走吧”,这群男生也被我吓傻了,乖乖地走了。

这是我任教以来最丢脸的经历,却固执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每每回忆起来,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吓得大哭,却从心里流淌出清澈如泉水一般的欢笑。作为成年人的我,不知从几岁起,再也没有这样放纵过自己的眼泪。孩子们,感谢你们陪我玩儿,把我弄得哭成泪人儿。孩子们,对不起,弄丢了你们漂亮的花毛虫——当然,这责任不全在我,谁叫你们弄哭了你们的幼稚玩伴!

不会游泳的“胖鸭子”

全班男生围成一个大圈,圈里是池塘;所有女生在圈子里边摆手边跑动,就像是池塘里游动的小鸭子;男生拿一个篮球,往圈里砸,砸到的鸭子就算被捉住了。这个简单的游戏就叫“砸鸭子”。而我绝对是这个游戏的主角——一只“胖鸭子”。

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我们常常玩这个游戏。有一次,为了指导孩子们写好一篇游戏作文,我决定主动“参战”。这群男生可不会因为我是老师就轻易放过我,他们把我列为主攻对象,传球的速度立即快了起来。篮球一会儿从我的脚下滚过,一会儿从我的脸旁飞过,还没等我转身,“嗖”的一声,球又飞过来了。几个回合,我还悠闲地在池塘里游着,安然无恙。有几个机灵鬼开始合谋,他们聚在一起耳语几句,然后又“哈哈哈”地散开。球的飞行路线开始让我揣摩不透,我有些招架不住,可这帮男生却越发机敏起来,全员配合,目标直指他们的老师——我。我左躲右闪,手脚并用,忽蹲忽跳,谁知跟旁边的女生跘在一起,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四脚朝天。正当我双手撑地预备爬起来的时候,一记猛球直朝我背后袭来,还没爬起来的我又稳稳当当地摔了下去。“胖鸭子”英勇就义。

那次的作文写得特别好。孩子们把游戏的过程写得异常清晰,如何商量,如何配合,如何一计不成另生一计,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有个男生写道:“池塘里,有一只最肥最胖的鸭子,就是我们的老师。你瞧她摆动着长长的翅膀,欢快地游来游去,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我们俘获的对象。”还有个学生这样描述:“哎!真是只不会游泳的‘胖鸭子’,面对我们的密集投掷,她整个儿慌了手脚,一会儿扑腾着翅膀往左飞,一会儿拍动着屁股往后退,瞧她那惊恐万状的模样,我真想让她休息休息,喘上两口粗气,再上战场。”

看着这样的作文,我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那么真实,那么富有童趣,那么生动活泼。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后来,我常常扮演游戏中的“主角”,跟他们一起拔河,故意做扛着绳子的“尾巴”;跟他们一起包饺子,故意用面粉画两道八字胡;跟他们一起卖报纸,故意装着一副紧张模样……

有了我的幼稚,孩子们成长得特别快,他们教我包饺子,帮我整理书柜,帮我梳头发,帮我做课件,甚至帮我改论文……

回想起来,这群孩子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我们一起相处了三年,早已分不清是谁陪着谁,更多的是彼此的信任和相伴。再看看身边这群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半学期的相处已经让我们快乐地拥抱,亲昵地玩耍,我们在心里,已经悄悄把对方当成了好朋友。我相信,不久后,我们也会成为彼此的新玩伴。

上一篇:儿子好心助人被拒,怎么办? 下一篇:“四诊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