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法人初探

时间:2022-05-22 02:59:58

财团法人初探

【摘 要】 财团法人制度是民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使用财团法人这一概念,各种规范中对于团体的分类是比较混乱的。本文旨在探讨在民法典中规定财团法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团团体民法典构建

一、财团法人特征剖析

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财团法人制度及立法要点,必须从财团法人的三大法律特征即目的、财产和组织入手分析。

(1)目的。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因此无法永久地支配自己的财产从事某项事业,而财团法人制度的存在就为当事人“永久地”从事某项事业提供了可能性。被捐出财产不受任何人的控制成为了独立的主体,它只为特定的目的服务,超出其目的范围的财产行为是无效的。一方面目的是财团人格的具体化,是捐助者个人意志的制度性表现。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和对捐献者意志的尊重。

(2)财产。财产是财团法人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财产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人权利的扩张,因此它是个人自由行为能力的确保和升华。财团法人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财产构成财团法人私法人格的基础,正是有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的财产存在,才能实现法人目的,促进公益事业,又能维护交易安全,保护私法自治秩序。

(3)组织。法人作为法律拟制的产物,其本身并不具有即时如同自然人一般的形态与意志,法人的成立基础为无意识的财产法人本身绝无构成成员,所以,代财产为意思表示这一重大的核心的法律问题,就必须通过外接的财团法人组织机构来进行。组织机构对于财团法人而言也就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法律意义。

二、我国大陆的财团法人制度法律现状

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首先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再把非企业法人划分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同时,1988年的《基金会管理办法》将基金会定性为社会团体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团体。即当“社会团体”具有法人资格时,便出现了“社团团体法人”,未必所有的社会团体都是社会团体法人。它是以谋求社团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以法人的形式进行组织的。社团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二者都具有法人资格,因为中国特殊的法律及用语状况,二者在私法意义上有一定的重合性,特别是在经济上交易的领域。但是,社会团体法人的范围明显大于社团法人,社团法人只是私法领域的概念,而社会团体法人的范围则不限于私法领域。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它无法被涵盖进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分类之中。因此财团法人在立法上是模糊不清的。

三、中国民法典法人制度设计的思考

民法典承担两项基本功能:其一,作为“人民自由的”保障权利与自由;其二,规范市民社会生活秩序,维护交易安全。在此功能下,笔者认同未来我国在民法典立法中应采纳财团法人概念与制度,支持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分类的科学性的。

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分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在严格区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不同的基础上,立法者可以在民事立法和行政管理中对于法律主体制度、章程设置规范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国家对于组织管理体制的建设问题上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行法人分类的缺陷。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法人分类采取四分法,这种划分有着很明显的缺陷。首先,这一划分没有充分体现民法的社会功能,未能对潜藏于民事主体背后的私法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其次,这一划分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且类型不周延。《民法通则》中对法人分类的规定与现在社会现状已经不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按照不同法人形态在市场规律及其自身进化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所体现出的特征作出分类。然而,《民法通则》并没有采用财团的概念,这就限缩了法人制度的功能,同时又因基金会等财团法人形态被归入社会团体法人而带来了理论上的混乱。再次,这一划分在体系上存在逻辑缺陷。这种基于经济功利主义的分类方式忽视了法人自身发展规律在法人类型化过程中的意义。例如,《民法通则》中的事业单位法人包含类型就过宽。其中既有国家拨款成立的兼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准公法人,又有依国家行政命令组建的公益法人,还有基于自然人、法人自愿组建并办理登记的法人等等,法律又分别对其设立、组织机构、责任承担等事项作了规定,这既浪费了有限的立法资源,又造成了体系上的混乱。最后,现行制度的对国有资产兴办公益事业有所限制,应当采纳财团法人制度把政府作为捐助人纳入该体系。

(三)财团法人制度具有独特的价值。

财团的法律功能主要在于尊重捐献人的意思并使其具有永续性,以克服通过其他措施实现捐献人意思时所出现的时间限制。由于财团具有与捐助人的人格相分离而永续地存在的独立的人格,能够有效克服捐助人的生命时间的限制。财团目的一旦确定,非经特定程序,任何人包括捐助者人自身也不能更改,这保证了财团法人的稳定性。

四、结语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公民结社权利之意识已经觉醒,市场经济呼唤经济组织的发达,民主法治与社会和谐的追求等则使社会团体这一第三社会力量作用凸显,财团法人制度应当是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章小兵.财团法人制度分析.企业家天地,2008(11).

[2]葛云松.过渡时代的民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尹田.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黄艺川,女,(1987-),汉族,福建南安,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科员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的作用及其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企业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