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引领更加细致些

时间:2022-05-22 11:54:53

让专业引领更加细致些

记得在几年前,学校邀请了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来分享他的成长经历。这位特级教师着重介绍了他自己是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的,并拿出了他多年来书写的教学反思进行展示。不少青年教师听得非常感动,并下定决心,要沿着这位特级教师的路走下去。

在这位特级教师的带动下,不少教师开始尝试着写教学反思,但时间久了,不少教师觉得写来写去,似乎跳不出自己原先那种对教材的认识,教育教学的水平鲜有提升。年轻教师渴望自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取得成绩,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更快地成长,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就拿写教学反思来说,不少年轻教师知识欠缺,在不改变认知结构的情况下,仅凭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其思想性必定受限,专业上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类似的还有教研课,我们邀请专家来听课,有些专家听完之后,仅仅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点做简单的评析,甚至顾及上课老师的颜面,只说一些“中听”的话。这样的探讨,对于老师的成长帮助不大。其实,我们期待的是专家的全程参与:研讨之前,给我们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厘清知识核心,寻求教学突破的方案等;研讨时,与我们进行同课异构,再进行课堂细节的对比分析,帮助我们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研讨之后,引领我们再思考与再实践。通过专家的引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还能让我们学会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关于教师阅读,我们都知道,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不少教师也知道要多看书,但是应该看什么书,他们就不知道了。有的学校为了鼓励老师阅读,会给全校老师买书,但是老师是不是进行了阅读,理解得准确不准确就不得而知了。其实,如何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阅读教育理念类的书籍,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相应的教学实践类的书籍;选定一本书籍后,重点应该关注哪些章节,这些章节中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等,如果没有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指导,不少老师是难以摸清门道的。

我最近参加了几次研讨活动,深刻感受到了细致的专业指导,颇有收获。一次是黄爱华老师指导下的集体备课,他不仅解析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意图,还指导我们如何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如何品读教师用书,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出值得探究的课堂问题等。这些指导,不仅让我知道了“怎样教”,还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教”。另一次是张文质老师指导下的读书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指定书目、指定章节,要求每一位参与者提前阅读,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前写好读书心得。在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还穿行了作者简介和书籍编写的背景介绍,引导我们关注书籍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运用书中的教育理论反照自身的教学行为,等等。如此“监控”老师读书的整个过程,远比老师一个人“啃书”要高效得多。

我们期待的专业引领,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空洞的引领,我们期待那种能让我们触摸到的、细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引领,这样,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更加“有迹可循”。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教学的保障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