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养生之道/104岁人瑞一生没吃过半颗药

时间:2022-05-22 11:04:07

纪晓岚的养生之道/104岁人瑞一生没吃过半颗药

纪晓岚的养生之道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对养生颇有见地。

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中记述有这样一段故事。

赤城县有一个名叫冯巨源的教育官员,他在赤城的山中遇到一位相传是元代的老人。冯呼他为仙人。老翁说:我不是仙人,只不过是天天练习“吐纳(调匀气息、腹式呼吸)、导引(援关节、活动筋骨)”没有死罢了。

向他请教长生之术,回答的都是《丹经》(古代传说中的道家练丹之经)中所阐述的内容,但有些又是《丹经》所不能包括的。其论丝丝入扣,论理极强;语言美妙,道理深奥,却没有口诀真传。

老翁说:如果按他说的方法练习,就好像按照棋谱中规定的步子下棋,必然失败;也好比照搬中医方剂书中的方子治病,病一定治不好。练习吐纳、导引要有缓急先后,如果稍一失调,要么结为痈疽(毒疮);要么气血停滞,发生关节肌肉拘挛。若走火入魔,则神志昏溃,精神错乱;或者失眠健忘,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失常。练到这步田地,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了。

当冯问到容城彭祖的房中术能否延年的时候,他回答说:“这是一种邪道。练习不得法者,灾祸立至;不但不会长生,反而会短命。即使是真得其法,也不过仅仅使人壮盛。壮盛之极,必有决裂横溃之患。就如非法聚财,一时成为暴发户,也不能长时间享用。不要听信这种蛊惑人心之言。”

冯又问服食(指服食药饵)延年的方法如何?老翁回答说:药物是用来攻伐疾病、调补气血的,不能用来养生。方士(练丹求奇药的人)所服食的药饵,只不过是草、木、金、石。草木不能永远不朽,金石不能不被大自然风化、锈蚀。这些东西尚不能永保不灭,而想凭借它们的“余气”(药力)怎么反而会获得长生不老呢?

冯又问,成仙得道者真的不死吗?回答说:“神仙”可能不死,但随时又可能死亡。有生必有死,这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练气存神,都是想方设法对抗自然的。练得好也许能达到气聚神亦聚的目的。但是,一旦疏忽大意,则气消而神也消,气和神都没了,死亡当然就发生了。就像有的人家财富多,又能勤俭持家,则必然常富;虽有财富,但不勤不俭,则必然渐渐贫穷下来。如果奢侈挥霍,则贫穷马上就会到。那些神仙还兢兢业业,恐不自保,不敢稍有疏忽。只有内丹(道家语,修炼成功的体内丹田之气)一成,才以抗御大自然的任何灾害,永远不死。

冯想做老翁的弟子,老翁以他没有这个缘分而拒收。

这是纪晓岚记述的故事,是否真有这样一个元代的老翁,不得而知。但玩味其中的道理,则是可以相信的。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所谓“延年益寿”、“永葆青春”、“驻颜”之类的“保健”食品、药物、饮料销售,书摊上也有不少关于“房中术”或“房中保健”、“房中保健药方”之类的书发行。中老年朋友人人都愿意健康长寿。但欲长生,保健之法必须得当,盲目为之,有损无益。清代大文学家纪晓岚讲述的生动故事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韩涛)

104岁人瑞一生没吃过半颗药

说到住在江苏扬州湾子老年公寓里的周圣慈,知道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因为她今年已104岁高龄,更是因为她的慈悲心怀。

好做善事,养过36只流浪猫

虽已104岁,但周圣慈不但耳不聋眼不花,而且记忆力很强。她说,自己还没住进养老公寓时,曾收养过不少流浪猫。最多时,家里曾有36只猫,其中陪伴她最长时间的有21年,至今她还能一口气念出36只小猫的名字。

在经济困难时期,一个路人饿倒在她家门前,她连忙盛了碗米饭,救了对方一命。数年后,该路人在街头偶遇她时,上前一把抱住她:“如果不是您的饭,我早就饿死了。”

一生吃素,半颗药都没吃过

“一生吃素,半颗药都没吃过。”这是周圣慈对自己的长寿心得的领悟。她每天三餐很固定,早上是一碗干粥、一杯豆浆加包子,午饭为一炒菜一汤。而到了下午4点左右,老人便会像孩子一样,嚷嚷着要吃晚饭――两个煎鸡蛋、一个包子、一碗豆浆。(依冰)

上一篇: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为何“吹牛”不... 下一篇:一觉足/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