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单身到老

时间:2022-05-22 09:05:35

我已经57岁,在南方沿海的一个城市的市规划局工作了15年,有一房一车,有一二百万的存款。5年前遭遇特大海啸的袭击,幸免于难,工作从此忙碌起来――整个城市需要重新规划,从下水道到市政大厅,从小街小巷到公园。我还领养了一个因灾难而失去父母的孤儿,13岁,叫蓝卡。5年,繁重的工作花白了我的头发,也搞垮了我的精神。这年,蓝卡高中毕业,可是他从来没有叫过我爸爸,我也没有奢求过,毕竟我基本没怎么陪过他。

我打算辞职,我想故乡平遥了。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我带着高中毕业的蓝卡坐火车回老家。

一路忐忑。离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近,我却有些害怕,难道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吗?心跳始终没有平稳,紧张得我双手都在发抖,我害怕见不到那座古城。

火车终于在我的不安中平稳到站,我艰难地起身,随着人流下车、出站,我应该像极了步履蹒跚的老人。站在完全陌生的出站口,我回头看了看崭新的火车站,以及“平遥站”这三个字,感觉自己就是个外乡人。蓝卡问我:“这里就是你的故乡?”我没有答话。

拦下一辆计程车,我用已经生疏的平遥话说去南门广场。司机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犹豫了一下:“对不起,您说哪里?”要说普通话?好吧,“古城南门。”

“哦,对不起,好像没有古城南门这个地方。”

“平遥古城的南门,迎熏门!”

“先生,对不起,没有听说过您说的那个地方。”

怎么会……

我愣了好半天,没有古城,我哪里有落脚的地方,哪里能容得下我?

最后,我想去政府问问县长、书记,他们应该知道。

等了好久,我终于见到了县委书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西装革履。我问他是不是本地人。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我问起平遥古城。县委书记说:“大哥啊,这古城啊,早就拆了。”

接着,他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35年前,山西由于挖煤,发生了一次地震,古城几乎毁于一旦。震后来了一个新书记,当人们都在期盼着重修古城的时候,他却将古城的残垣断壁拆除得一干二净,然后设计了一个现代的城市规划方案,完全不管原有的文化积淀,最后古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突然想起自从开始工作,我就和父母失去了联系。我告诉那位书记我父母的名字,他说需要查一查。

我带着蓝卡在酒店住下。晚上,他问我可不可以讲一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大概就是四五岁时,我的头脑中就有了古城这个概念。我家住在古城的西大街上。每次回外婆家时,爸妈就会说“出城”,而从村子里回家时,碰上村人,就会说“进城”。“城”这个概念就深深地扎根在了我心里。

再大一些,我们搬出了古城,在城南的一个小区住下,而我们最大的乐趣依然在古城里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城里开始翻修。首先是路,把原来的土砖换成了青砖,临街的门面也不停地更换,门面的店主也频繁地更替,隔了一段时间就找不着原来的店铺去了哪里,电线杆也渐渐消失不见,电线都被埋在地下了。就这样过了几年,直到我高中毕业。

在上大学之前,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相约一起再逛一遍古城。

然后,就没有了关于古城的记忆……

第二天,我接到电话,是县委书记,他告诉我,我的父母已经去世,葬于郊区的公墓。我坐地铁到了墓地,看着写着父母名字的两块碑靠在一起,只觉沧桑、失落、伤心、痛苦……也好也好,就这样吧,这样也挺好的。

既然这里已经没有了古城,没有了古城的羁绊,我还是回到工作了许久的那个城市,开始我另一段平庸的生活吧。

上一篇:基于CiteSpaceⅡ的国际反倾销研究的主要聚类分... 下一篇: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