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初探

时间:2022-05-22 08:33:32

摘 要: 通过对梁平县竹山镇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了解白夹竹笋期出笋与成竹的变化规律、退笋与退笋率的变化规律,以期对重庆发展白夹竹产业,提高白夹竹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 Q9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61-02

重庆市有白夹竹(Pyh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约10000hm2,主要分布在梁平、忠县、开县和长寿等地海拔1300m以下的丘陵、中低山地带,是我市最重要的小径材竹种之一。摸清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对发展重庆市竹林生产、提高白夹竹竹林产量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于2009年在梁平县竹山镇对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经107°34′48″、北纬30°42′56″。海拔700~720m,年均气温12.0~14.2℃,年降雨量1280mm。土壤为山地黄壤,微酸性,土层中等,大约40~50cm,坡向东南,坡度10度左右,为白夹竹纯林。竹林平均胸径3.9~4.0cm,林缘部分2.0~3.0cm。适宜白夹竹生长。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

2009年4月,在梁平县竹山镇的白夹竹林内,设置面积为10m×6.7m的观察样方9个,按立竹大小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每一等级设置样地3个,并对样地内的立竹进行每竹调查,从5月初竹笋开始出土到7月中旬竹笋上林成竹,每天定时观察出笋情况及竹笋高生长量,测量各笋地径、成竹胸径;当竹笋高生长停止,表现明显退笋时,即时解剖调查死亡原因,每天观测林内气温、相对湿度及天气情况。数据按好、中、差三等级为一组加总统计,并取平均值。

三、结果与分析

(一)出笋与成竹的变化规律

1. 出笋数量的分布

白夹竹笋自5月初即立夏前后气温达16℃左右时开始出土,历时25天左右,到5月底停止出笋,出笋数量依持续时间而变化,头5天出笋数较少。仅占出笋总数的8.1~15.5%;随后,第6~10天,出笋数量显著增加,达到36.5~51.2%;第10天左右出笋数量达到了高峰;到第11~15天,出笋数开始逐渐下降,占16.7~31.9%;第15~20天,再逐渐下降至10.6~22.5%;第20天以后,竹笋已基本停止出土,出笋数仅占有一席之地0.8~3.2%,近于常态分布(详见表1)。

由表1可知,白夹竹出笋量主要集中在前15天,其出笋量占总数的83.3%,从这一阶段的出笋量就能分析整个竹林的出笋情况,判断竹林出材量的好坏。

2. 成竹数量的分布

由表2可知,成竹数量的分布与出笋数量的分布相似,前期(主要是前10天)的成竹数量所占百分比与出笋数量相比略有增加,后期则有所下降,表明出土早的竹笋,是日后成竹的基础,宜着重抓紧笋期的养护工作,加强其病虫害防治,于笋芽萌动时增施氮、磷肥等,以提高出笋数量和成竹数量,也就是提高上林率,进而增加竹林产量。

3. 出笋时期与成竹质量

成竹质量的优劣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成竹的胸径,本试验主要比较不同出笋时期成竹的胸径。由表3可知,成竹质量与竹笋出土的时间的早晚有关,前10天(5.4~5.13)出土的竹笋生长健壮,上林率高,达到37.0~38.8%,上林的成竹粗大,平均胸径达3.54~3.58cm,比新竹总平均胸径大约0.5cm;中期10天(5.14~5.24)出土的竹笋较初期笋的成竹质量有所下降,上林率为27.0~30.3%,上林的成竹中等大小,平均胸径为2.75~3.15cm;末期出土的竹笋成竹质量较差,上林率仅达15.4%,上林的成竹小,平均胸径仅为2.25cm,比总平均胸径小约0.8cm。

(二)退笋与退笋率的变化规律

1. 退笋数量及退笋率的变化

由表4可知,退笋数量与出笋数量密切相关,随出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退笋率随出笋时间的推迟而逐渐增加,初笋期(5.4~5.13)的退笋率为61.2~63.0%,而末期(5.24~5.28)的退笋率则达到84.6%。初步估计是因为早期笋多为壮龄,健壮的竹鞭所孕育,养分供应充足,生长发育快,出土早,易成竹,所以退笋率低;晚出土的竹笋,多为老鞭和无母竹的竹鞭所孕育,其营养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出土晚,导致退笋率高;同时,因早期笋受夜蛾等虫害的危害严重,使早期笋有很大一部分被害致死形成“虫退笋”,提高了早期笋的退笋率,使退笋率随时间的推迟而增加的趋势减弱。

2. 退笋高度的变化

白夹竹退笋在60cm以下不同高度均有发生,但随着高度的增加,退笋数量则迅速下降,详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笋高在20cm以下时,最易形成退笋,其数量占退笋总数的57.8%;笋高20~40cm时,退笋数量显著减少,其数量占退笋总数的29.8%;笋高40~60cm时,生长趋于稳定,退笋数仅占退笋总数的12.4%;当笋高达到60cm以上时,其生长非常旺盛,代谢能力不断增强,其竹笋基本都能上林成竹。同时,通过观察不发现,竹笋夜蛾危害严重的地方对上林率的影响较大,也可形成一定数量的退笋,这种退笋的数量分布与竹笋生长高度的关系不大,分布规律不明显,从竹笋出土到上林成竹之前,均可受到夜蛾的危害形成退笋或“黄桩”。

3. 退笋种类的变化

竹笋在出土后的生长过程中,由于虫害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竹笋中途死亡不能成竹,称为退笋。出现退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营养不足和气候条件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退笋,这种退笋大多是由老鞭和无母竹的竹鞭所孕育,笋芽远离母竹,致使养分供应不足而陆续败退死亡;二是由竹笋夜蛾或金针虫等笋期害虫的危害,使竹笋停止生长烂头断梢,不能上林成竹,称之为虫退。

由表6分析可知,白夹竹退笋主要是由营养不足所致,特别是后期出土的竹笋,其自然退笋为主要因素;出笋初期夜蛾等虫害危害严重,造成大量的虫退笋,使退笋率居高不下,进而导致上林率降低。

四、结论

根据对白夹竹出笋规律的初步研究,结论如下:

1. 白夹竹竹笋成竹的多少与出笋时间的早晚、竹林养分是否充足及夜蛾等害虫的危害程度有直接关系;

2. 白夹竹竹材产量的高低,笋期前后的管理是关键。必须加强管理,做到竹笋出土前进行抚育,增施肥料;竹笋出土后加强病虫害防治,这些措施有利于减少退笋、提高竹笋上林率和竹材产量;

3. 对于后期出土的竹笋,由于其质量和上林率都不高,可以考虑提前挖掘食用,以减少林地营养的不必要消耗,从而保证前期竹笋有充足的营养,使其健壮生长,以利于培养大径竹和提高竹材产量。

上一篇:机务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差错原因分析 下一篇:枣园生态复合模式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