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峰:向瓦格纳学习!

时间:2022-05-22 05:46:11

俞峰:向瓦格纳学习!

本报记者在《热瓦普恋歌》演出前对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俞峰进行了专访。刚从排练场下来的俞峰即刻被团团围住。作为中央歌剧院的当家人,俞峰除了指挥,还要处理剧院的各种事务。问他累不累,他笑着大手一挥:“不累!院长就是领着大家干活的,都是分内事”。

好剧本难寻

创排一部中国原创歌剧究竟有多难?俞峰认为首先难在剧本。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收到各种题材的剧本,但能用的却凤毛麟角。“故事好不好是一方面,是否适合歌剧又是另一面。有些不错的故事但是不适合歌剧这种表演形式”。俞峰坦言,歌剧不同于话剧,能写歌剧剧本的人很少。几方面平衡下来,选出的剧本还要经过专业改编歌剧剧本的人进行修改。“不论是现实主义题材还是唯美的、抑或是神化的,关键是故事情节不能费劲、要观众能看懂”。

二度创作艰辛

《热瓦普恋歌》由中央歌剧院委约金湘进行创作。对于委约这一形式,俞峰认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创作歌剧不同于写一首歌曲,难度极大。即便是委约,也要作曲家有创作激情,单纯为了委约而创作的作品不会鲜活。另外,写一部歌剧一般都要好几年,创作周期长。出品人有要求、作曲家有想法,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创作难度”。在俞峰看来,作品出炉后的二度创作绝对不可忽视,指挥、主演、舞美、合唱团、乐手……各工种对作品的理解、认知、磨合,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这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又不可缺少,它对作品能否成功搬上舞台起到决定性作用。

歌剧就是花钱的事

俞峰坦言“歌剧就是花钱的事”!虽然政府支持,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歌剧不同于电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因此社会上的投资人很少。作为国家级的歌剧院,中央歌剧院的工作就是要学习、借鉴、介绍西方歌剧,创作、排演中国歌剧。“原创歌剧从无到有是个艰难的过程,新作品被观众、被市场接受都需要时间。演员演出原创剧目没有参照物,表演难度也在加大。但即便困难重重,中央歌剧院也要坚持创排中国歌剧,我们抱着一种历史责任、民族责任来做这项工作。”俞峰如是说。

向瓦格纳学习

“西洋歌剧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世界各国,这种文化形式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后,于是有了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歌剧在各国开花结果,也应该在中国开花结果。”俞峰坦言,他也面对过很多质疑但中央歌剧院就是要作中国歌剧的创作者、推动者。“当下讲究中西方融合,既然中国人都认可西装,为什么不能用西洋形式创作中国歌剧呢!”在俞峰看来,大家都应该向瓦格纳学习,用本民族的语言写歌剧,从而形成本民族的风格和流派。“创作不要总等着委约,作曲家要有创作动力,社会也应该用积极的态度爱护新作品”。

中国的歌剧院归根结底要创排自己的歌剧作品,这一点俞峰很明确。于是,有了《霸王别姬》、有了复排《白毛女》、有了《热瓦普恋歌》。在俞峰看来,管他是儿子是女儿,生了总比没有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终归要靠作品推动。中央歌剧着眼的目标是永远的――让中国歌剧为国家制造世界影响力”!

上一篇:辜存雄的整筒二胡 下一篇:珍贵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