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众共在

时间:2022-05-22 01:38: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进入了艺术研究的视野当中。吴士新的《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理论批评与研究著作。该书共16万余字,分为“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产生”、“80年代的公共艺术”、“9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对影响中国当代公共艺术诸多因素的分析”四个章节。与之前有关的公共艺术论点不同的是,该书突出强调了公共艺术的当代性论断――即公共艺术是我国现代民主制度和城市市民社会双重条件下的产物,这个论断为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规定,反驳了将古代社会所有的艺术作品遗留不加分辨地作为公共艺术的论断。该书通过对自80年代起至今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准确勾勒,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分析,作出了反思与批评。

该书首先对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概念――“公众”、“公共”、“公共空间”,并对公共艺术的形态、公共艺术产生的缘由和历史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空间”以及对公共艺术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自然性之间转换的探讨后,认为公共艺术不仅在自然空间形态上可变,在文化和社会属性上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该书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8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壁画可以被看作是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开始。此后,随着艺术走向自觉,中国公共艺术大体上经历了壁画热、城雕热、环境艺术等几个阶段。该书对80年代公共艺术作品的特点、公共艺术的作用、公共艺术实施过程作了有重点的分析和研究。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90年的社会发展主要出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现代形态的城市形成导致了中国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也导致了市民对公共艺术的诉求;其二,随着经济化、全球化、地缘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凸现。其三,从公共艺术内部来看,艺术语言得到空前丰富。最后,随着公共空间的商业化趋势的加强,产生了与之相对的福利化公共空间,一大批公园、广场、园林出现。针对这些特点,该书从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公共艺术的语言特点、环境设计艺术、公共空间福利化和商业化特点、社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唯美性(公共景观艺术)等不同层面对90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作了梳理、分析和研究。

该书在最后一章中对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进行反思与批评,主要体现在对公共艺术受众主体的认识、公共艺术家对艺术语言及公共性的理解、公共艺术主体问题以及公共艺术制度等方面。通过对公共艺术和公众、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家、公共艺术的材料、公共艺术和谐观念以及公共艺术制度等与当代公共艺术相关的问题的分析探讨后认为,我国当代公共艺术存在着急功近利、公众的艺术素养需要提高、缺乏法律保障和长期规划、艺术作品粗制滥造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该书观点独特,资料翔实,结构严谨,论述严密,理论性和学术性极强,并附有不同案例研究。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的学理、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重新认识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维护、建设和发展我国公共艺术可行性的理论建立具有推进作用。

上一篇: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趋势 下一篇:《死亡居家指南》:探讨关于死生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