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恋情关系看万比洛夫戏剧主人公的生存状况

时间:2022-05-21 11:41:15

从恋情关系看万比洛夫戏剧主人公的生存状况

摘 要:万比洛夫是苏联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表现了生活在遥远西伯利亚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苏联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的书写使这位抒情心理剧作家获得了“伊尔库茨克的契诃夫的美称。《打野鸭》和《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是万比洛夫”的名作,其中对于恋情关系的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真实生存状况。

关键词:恋情 生存状况 《打野鸭》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

一、无尽的谎言

谎言是真理的对立面。它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这主要取决于说谎者的动机和意图。在欣赏万比洛夫戏剧的时候,读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打野鸭》中的齐洛夫。他的生活几乎是由谎言编织而成的,对于摇摆于妻子和女友之间的他,惯用的伎俩就是说谎和欺骗。在齐洛夫的种种谎言背后,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灵魂脱离肉体的齐洛夫,他几近人格分裂,就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清楚自己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只有当他(在妻子面前演戏)回忆往事和喝醉后说的话才是真的,只有在此时,他的灵魂和肉体才是完整和统一的。他欺骗着别人,也在欺骗着自己。对于他来说,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计划已久的“打野鸭”。带着这一生活目标,他才得以在家庭、单位和朋友圈子里维护着自己的信心和尊严,才不至于觉得一切都完了。但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总是成为他无法外出的原因。在此,外界的天气和打野鸭都富有象征色彩。外界的天气好像是齐洛夫所处的苏联社会,而打野鸭则是他继续生活的动力和信念。齐洛夫对加林娜说,“只有在打野鸭的时候,你才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齐洛夫并非无可救药,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就像一座围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种压抑的气氛在戏剧中始终是通过灰暗的天气和阴雨连绵制造出来的。他极其渴望寻找一个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精神伊甸园。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不想活得真实,因为真实就代表要面临毁灭。在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时,他只能如此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一旦认真严肃地对待,结果只能是:要么与他的朋友一样虚伪和装蒜,要么与这个世界决裂。在准备打野鸭的前一天,他预感到自己马上就要找到梦寐以求的生存状态,所以才有勇气与以前的生活告别:他把周围所有的人都戏弄了一遍,包括自己纯洁的女友伊利娜。但是当他酒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到达“伊甸园”时,面对无法收拾的场面,他只能选择自杀。

对于齐洛夫来说,爱情是仅次于“打野鸭”的重大事情。加琳娜和伊利娜这两位女性实际上形成了两个互相补充的形象。加琳娜代表的更多的是母性的宽容和呵护,而伊利娜则代表的是加琳娜身上已经丢失了的青春和活力。即使是这样的一种爱情包围也没有让齐洛夫内心产生“复活”,而是一味地昧着良心欺骗,因为真实就意味着责任。所以,即使是与他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妻子也不知道齐洛夫究竟爱不爱自己。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中的沙曼诺夫和卡士金娜也算是一对恋人吧!尽管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爱情只是建立在临时的肉体上的需要。从剧本中我们得知,沙曼诺夫是由于事业遇到挫折而暂时躲到偏远的丘里木斯克来的。他有妻子,也有家庭,但是来自于卡士金娜的爱情还是充当了特殊时期的抚慰剂。在遇到瓦莲金娜这位“天使”之后,他终于迷途知返,包括中断了与卡士金娜的骈居生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和卡士金娜的爱情也是虚假的,虽然他并未对她欺骗和隐瞒什么。

二、不负责任的游戏

由于爱情中的种种欺骗,因而不负责任的游戏也是在所难免。在万比洛夫的戏剧中,最显眼的就是齐洛夫对爱情的不负责任的游戏。在醉生梦死的欺骗中,他最终失去了两个最爱自己的女人。曾经作为齐洛夫情人的薇拉事实上也是爱情游戏的牺牲品。她年轻迷人,但由于放荡不羁,所以被齐洛夫揭穿“和所有的男人都睡过觉”。那个用来指称所有男人的“阿里克”也许就是“爱情游戏者”的代名词吧!就连她送给齐洛夫的新居礼物也是一个玩具公猫。她和齐洛夫、古沙克以及古扎克夫先后进行过爱情游戏,却依然毫无顾忌地和所有的“阿里克”们聊天喝酒。薇拉虽然不是当代的,但她自轻自贱的生活却与无异。万比洛夫关注每个被社会戕害的人的生存状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到处充满危机的苏联社会。

三、命运的捉弄

人的生活总是受着命运的支配。“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说法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完全站得住脚,这是因为除了人的性格外,个人所处的环境也是影响命运的极为重要因素。作为典型的心理剧,构成戏剧冲突的更多是人物的内心活动。瓦莲金娜和沙曼诺夫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让读者回肠荡气,但是掩卷之余会在读者内心留下深深的遗憾。由于种种的阴差阳错,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残和毁坏的过程。与沙曼诺夫的偶然接触使原本打算一直隐藏自己心声的瓦莲金娜忍不住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在瓦莲金娜的感召下,沙曼诺夫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发现他也喜欢这个姑娘,终于鼓起勇气约她10点钟见面。但是由于叶列麦耶夫这个传信人成天忧心忡忡地只想着自己退休的事情,所以约会的纸条落在了充满嫉妒的卡士金娜手中。她处心积虑、静观其变。而这个同时被三个男人追求的瓦莲金娜却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面对遭受亲情打击的帕士卡的诱骗下,心地善良的瓦莲金娜答应和他一起去阳泉村跳舞。而这个善意的决定却成为邪恶的帕士卡实行的契机。瓦莲金娜在一天之内由一个姑娘变成了女人,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遭受了暴风雨的袭击。美好的事物被毁坏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那么,造成瓦莲金娜悲剧命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沙曼诺夫的畏缩和拖拉吗?是叶列麦耶夫的粗心吗?是卡士金娜的阴险毒辣吗?似乎,以上各种因素都弥足轻重,但又不足以成为瓦莲金娜受害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命运,它不早不迟,不多不少,就在各种条件都齐备而又不完全齐备时将女主人公推到了深渊。在这里,善与恶的较量注定要以善的暂时失败而收场。退一步讲,如果瓦莲金娜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姑娘,她也就不会日复一日地修理被人们践踏的花园,从而引起沉睡多日的沙曼诺夫内心的复活。万比洛夫没有用自己的戏剧语言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它交给每一个读者。通过对答案的思考,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审判的目光放在苏联的社会环境和自己身上。读者会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扮演过类似沙曼诺夫、卡士金娜、叶列麦耶夫这样的角色?对这个问题的升华就使得万比洛夫的戏剧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所谓命运对人们的捉弄是自古就有,只不过在苏联时代获得了独特的表现方式而已。

万比洛夫的戏剧通过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描写,揭示了苏联人的精神存在状态,丰其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即使在后苏联时代的今天,万比洛夫的戏剧也没有因为苏联历史的终结而失去成千上万的读者。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宁夏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从万比洛夫的戏剧看苏联人的精神存在状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1301

参考文献

[1] 赵鼎真.万比洛夫戏剧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2] 李毓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师范学院)

上一篇:不同密度对高产优质花生铁引花一号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西游记》中的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