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医改攻坚克难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05-21 09:36:39

服务医改攻坚克难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2011年11月10日,湖南省卫生厅召开了全省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是湖南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卫生厅厅长张健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传达贯彻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总结了近期湖省卫生信息化工作,部署了“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任务和近期的卫生信息化重点工作。

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回顾

张健在会上总结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是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较快的阶段,特别是近两年,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建设范围不断扩展,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第一,新农合医疗信息系统全面覆盖。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新农合数据平台,参合农民在所有县乡级、80%的市级和多家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诊疗数据都能实时上传至省级数据中心(省级平台),实现住院补偿的“即时结报”,也为基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第二,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稳步实施。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血液管理等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投资2000多万元的省级网络与数据中心初步建立,14个市级数据中心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和投入使用。省级疾控信息硬件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中央投资1.9亿、省级自筹5000万元的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启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45.21%。尤其是农村居民电子建档工作近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全省已达43.8%,株洲、湘潭、邵阳、长沙等市已达50%以上;武冈、花垣、蓝山、邵东、临湘等地位居全省县市区的前列。

第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全省90%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启动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16%进行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探索,20%发行了诊疗卡,其中部分医院开展了医学影像系统、药品使用监管、全成本核算、临床路径应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预约等信息化建设,三级医院均设立了独立的信息科(中心),50%以上二级医院设立了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占医院总收入比例逐年提升。中央投资2.7亿元的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大部分已经完成招标并正在抓紧实施,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项目单位开展了专题培训和严格督查把关。中央投资1700万元的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招标;中央投资1200万元,由省人民医院连通沅陵县等10所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试点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并试运行。

第四,卫生电子政务系统广泛应用。切实加强了门户网站湖南卫生信息网的建设管理,在政务信息更新、信息来源、公众交流沟通、社会热点把握、卫生政策法规宣传解读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强化;依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要求进行卫生政务信息公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已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湖南省优秀政府网站”。厅办公自动化系统(OA)经过几年的开发完善,在公文流转、信息文档传递、工作动态、即时消息、通知公告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今年还新增了与市州卫生局、厅直单位的公文传输功能、电子签章系统,为建成全省卫生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打下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和任务

“十二五”是深化医改、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张健在会上对这一时期的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实施卫生信息化“35211工程”,即建设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专用卫生信息网络,通过一张居民健康卡实现 “人手一卡、服务一生、卫生通用、开放兼容”的目标。湖南省确定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搭建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市州或跨地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时采集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实现上下级平台互联,以及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面向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支持远程会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支持居民个人健康管理。在省卫生厅建立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省卫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省级平台也是省本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平台,还包括新农合、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远程会诊等省级业务分平台。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规模的市州卫生信息平台,支持本级和辖区内县市区平台的数据管理和系统运行。各县市区建立依托市州数据中心的虚拟平台,覆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新农合机构等。我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原则上按照省、市两级信息平台进行部署,部分县市区也可以根据人口数量和地域特点等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县级平台,作为市级分平台,与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连接。

第二、建立与完善五大卫生业务应用系统。一是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健康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等信息系统。整合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形成覆盖公共卫生领域的网络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二是加强医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优化医疗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共享,开展远程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三是完善新农合医疗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可实现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监管、参合管理与服务等功能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完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动态和实时监管功能,全省实现实时结算和网上结算,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及政府职能部门实时监管,提高基金监管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药品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及时掌握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价格、配备使用、报销、监测评价等情况,支撑和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运行。建立招标采购信息平台和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五是建立和完善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建立不同层级的卫生信息监测和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加强卫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建立医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卫生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提升卫生行政管理水平。

第三、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本数据库。一是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居民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疾病及出生死亡监测、医疗服务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满足居民个人使用健康档案信息、识别健康危险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的需要。二是推进电子病历的建设和应用。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医院之间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用药记录以及患者基本健康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高医疗质量。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基层卫生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同时满足疾病及出生死亡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医疗服务监管、医政监管、科学研究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需要。

第四、健全覆盖全行业的卫生信息专网。依托我省电子政务网和公用网络,建立服务于卫生全行业信息交换和信息传输的卫生信息专网。遵循网络建设服务于平台建设的原则,以平台为枢纽构建覆盖全省的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纵向从省到村、横向连通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省卫生信息虚拟专网。建立国家级平台与省级平台、省级平台与市州级平台、平台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三级网络连接,保障卫生信息高效、快捷、安全传输。

第五、加强卫生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针对卫生行业的特点,制定落实信息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查,建立和完善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推广数字证书的实际应用。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持续运行,保障信息的完整、准确性,保护个人隐私。健全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重视信息系统数据灾难备份体制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抗灾难恢复能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同步发展。

第六、加快推进中央转移支付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我省卫生信息化经费项目包括远程会诊试点、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县级医院信息系统、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信息化等建设项目,卫生部要求这些项目应在2011年12月底以前完成。2011年卫生部又确定了湖南省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试点的第二批8个试点省之一,要求在2012年9月底以前完成试点任务。

上一篇:展望基因个体化医疗前景 下一篇:“薛定谔的猫”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