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度新闻未来发展的两个预测

时间:2022-05-21 09:09:06

关于深度新闻未来发展的两个预测

经常会有新闻学院的学生来问:怎样可以获得在中国青年报的实习机会?

有一段时间,我们让申请者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试卷的最后一问是“What is news”(新闻是什么),要求申请者用英文回答。

我们阅评过很多回复,有一些申请者对此题的回答很有创意。我们也有自己的“参考答案”:News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media production, which aims to let its target audience know, let them feel, and let them think(新闻是媒体生产的一种专业产品,目的在于让它的目标受众从中知情、感触并引发思考)。

这是一个从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答案,却是我们根据实践操作归纳出的对新闻(也可以说是对深度新闻)的理解。知情(know)、感触(feel)和思考(think),这三者是递进关系,也是新闻产品满足受众需求的进阶效果。

如果某一新闻产品既能让受众获知新闻事实,同时也能引发他们的感触,进而促使他们思考,也许就可以说这是深度新闻产品。

以专业程度论,媒体及其从业者仍具有内容生产的相对优势。但这一优势不必然转化为新闻产品质量上的领先。新闻产品的质量优劣及受欢迎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受众的评价和反馈,而非新闻产品的信息容量或所谓的内容深度。因此,下面从载体和形式上预测一下深度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从单品到套餐

原先人们对深度新闻的判断往往离不开篇幅这一因素,长篇通讯、长时段广播电视专题播报一般会被认为是有深度的。但在如今碎片化阅读和视听时代,单靠篇幅和时长来展示内容深度的新闻生产会被认为是老派的做法。更何况,一些表达简炼的新闻产品也能让受众领会其深意(如微博上流行过的“字新闻”,把当天新闻事件的关键字拆解加工成漫画;再如,最近微信上流传的“最到位的‘一带一路’介绍”,因内容简洁直观,也很受好评)。因此,在新闻素材总量确定的前提下,做深度新闻的方法可能会转变为:根据不同传播载体的特点,把原料拆分加工成不同的新闻产品,而不是全部堆拢成一件单品。这样的生产流程需要统一的策划调度和多工种的配合,最后的产品呈现也是多样态的“一鱼两吃”或“一鱼多吃”。

我们此前曾就铁道部撤销、教育部实施农村考生专项录取计划等选题做过组合式深度新闻的尝试,针对受众的不同载体选择,根据素材的传播特点,制作了文字(包括通讯版、微博摘要版和长微博版)、图片(有纪实图片和示意图片)、视频(有新闻短片、纪录片和演播室访谈)和网页设计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既丰富了内容呈现的形式,也兼顾了受众的载体选择。

未来的传播模式虽然还不至于任性到“受众想看什么,媒体就报什么”的私人订制程度,但为受众提供几种可选择的内容组合套餐,比只靠“一招鲜”的单品更能吸引潜在的目标受众。

第二,从资讯到咨询

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细分,单纯提供资讯服务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需求,但很难进阶到感触乃至思考的需求层次。媒体若想提升新闻产品的质量,可以考虑适当与目标受众开展良性互动,回应其除知情之外的多种需求,从一次传播可完成的资讯服务,升级到对特定内容的咨询服务。

以国家工商总局与淘宝的争议为例,有媒体在报道时发起了网络调查,请网友投票表达支持倾向;也有媒体跟进境外机构拟对阿里巴巴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行调查的消息。这些内容可以满足部分受众跟进了解此事的知情需求。而如果有受众进一步提出希望掌握淘宝上架商品的质量合格率,或是境外机构调查阿里巴巴的进展情况,媒体能否像咨询公司一样,接受上述受众的委托,开展更深入的调查服务?

目前,知乎、果壳、豆瓣、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都提供问答平台服务,也有很多热心网友参与。如果媒体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基础上,利用其从业者享有采访权的便利,针对受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搭建平台开展咨询服务,会不会让新闻服务变得更有深度呢?我们的看法当然是肯定的。你觉得呢?

(郭小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记者,曾任职中国青年报;来扬:中国青年报记者)

上一篇: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比较 下一篇:关注媒体融合下的“多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