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作品分析

时间:2022-05-21 06:30:51

《十七帖》作品分析

摘 要:《十七帖》是现今流传于世、研究王羲之最有价值的范本,也是学习草书不可跨越的重要关卡。但是,《十七帖》毕竟是碑版拓本,且版本众多,这些版本又非初拓,怎能真实的反映王羲之之法呢?好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远宦帖》的唐人勾摹本,以及其他王羲之尺牍的勾摹本,虽然不是真迹,但比起拓本,则更多了些“人情味”,更加接近王羲之当时的书写。

关键词:点画形态;版本;比堪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37-01

一、点

“点”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特别是在草书中,如“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可见力量之大,笔势强劲。若没有“摔打”、“翻滚”的点,就好像音乐没有节奏,单调乏味。

通观三个版本的点,以第一行“省”字一点为例。如图1,墨迹本中,笔锋入纸后迅速向左按下,再翻折下按向右下方,继而笔锋迅速抬起,顺势向右上方出锋,故点画左侧大致呈三角形,出锋在“点”的中间位置。上图本笔锋入纸后直接向下按,再缓缓出锋。与墨迹本相比,缺少笔锋的灵动变化与节奏韵律,与晋人“凌凌凛凛,常有生气”的审美也相距甚远。三井本点画左侧边沿线有墨迹本中“向左再向右下”的笔锋运动轨迹,但出锋与其相异,缺少“迅速提笔,顺势出锋”的环节。笔锋向右下方按压之后,仅缓缓提起,少了令人荡气回肠的节奏韵律。

二、横

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笔锋在点画中行,必有起有伏,起带有纵的倾向,伏则仍回到横的方面去,不断的、一纵一横的行使笔毫,行成横画,便有鱼鳞、阵云的活波意趣,就达到了不平而平的要求。所以真卿举“纵横有象”一语来回答求平的意图,而得到了长史的首肯。

如第一行“大”字一横,如图2,墨迹本中起笔与收笔处都有明显的“上引下连”,且交代清晰,笔触细腻。另外,整个点画的提按虚实、笔锋的起承转合都清晰明了,所谓“形”“象”,便由种种变化而生。上图本基本粗细匀一,仅起笔处略重,缺少笔断意连之势,亦不见起承转合之关系。三井本在点画衔接上有所体现,但空有其形,且由于是拓本,故笔触模糊。此二拓本,由于刻工、捶拓等原因,本该具有的灵动、虚实以及清晰的笔路完全丧失,何谈“千里阵云”、“纵横有象”?

观《十七帖》中众多的横画,不得不佩服古人心弛神游的想象力,而所谓的“形”“象”,当想象力匮乏的现代人面对真迹散佚的情况、严重失真的拓本,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三、竖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云:“夫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长使曰:“然”。沈尹默先生对此曾有分析释义:纵是直画,也得同横画一样,对于他的要求,自然意在于求直,所以真卿简单答以:“必令纵之不令邪曲”。 《永字八法》中说“竖为弩”,“弩”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应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然形曲,但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要配合字体全局,于曲中见直,才有挺进之势。《九势》中称为“竖勒”,从用笔的发力来讲,“勒”为手腕向内用力,因此八法中的“弩”也可以理解为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 《十七帖》中长竖不占多数,而在“高峰坠石”、“千里阵云”的基础上“点缀”些“万岁枯藤”,各种意象尽发之,也便是万物纳于笔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了。

仅举一例说明。如第二行“张”字一竖,如图3,墨迹本起笔处相对较重,行笔中略有上提,至“· ”处再加重且方向有所变化,轻重提按再加上行笔方向的细微改变,使其直中见曲;又因为各种变化都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即为“不直中求直”。晋人灵动潇洒的风韵,与这些恰到好处的“变化”不无关系。上图本粗细均等,起笔的角度、点画行进中的方向均无变化,不及墨迹生动。三井本点画向左侧略有弧曲,有一定的张力,但墨迹中的种种细微变化几乎不得见。

四、撇

卫夫人《笔阵图》有“撇如陆断犀象”之说,重在形容其锋利。八法云:“撇为掠”,“掠”有拂略之意,“状似燕掠檐下”。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潇洒利落之姿态。唐代李阳冰论永字八法时云:“左下为掠,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而欲利。” 可见各家在论及“撇”的特征时,均以爽快锋利为宗。

撇有短撇与长撇之分。短撇用笔须注重手腕手指的灵活性对其形态的影响,用力重,以腕力顺势挑出,故短撇多爽利劲健。长撇则是在相对较快的用笔中略加波磔和提按变化,以增强其表现力,偶有侧锋。

仅以第四行“妇”字一撇为例,如图4,墨迹本行笔至“· ”处,迅速提笔加速,改变方向,似第一行“大”字一撇。上图本和三井本用笔都较缓和,点画形态是由粗到细逐渐过渡,缺少“大起大落”的节奏变化。

上一篇:区域品牌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Colorful living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