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5-21 10:19:34

进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通过进食训练之后的康复情况。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进食训练,对训练前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训练之后,明显改善了上述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补充效果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训练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进食训练;脑卒中;吞咽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6-01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健康杀手[1]。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其中吞咽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率在51%以上[2]。受这种并发症困扰的患者会出现脱水、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以及抵抗力下降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不进行系统的进食训练而盲目进食的话,患者发生误吸、呛咳甚至是吸入性肺炎的几率会很大[3]。因此,系统、科学的进食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我院对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了进食训练的方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59±4.78)岁。患有脑梗死的病例为30例,患有脑出血的病例为26例。有48例为首次发病,8例为复发。放置鼻饲的患者为46例。上述患者均意识清楚,无严重认知障碍。均与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4]。

1.2进食训练方法训练要点如下:①选择安静的环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为了避免误吸,在进食时要确保精力集中。备好急救器材以应不时之需;②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坐起无碍者应取坐姿,为气道保护创造良好条件;坐起有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头微倾躯干仰卧的;偏瘫患者可使用枕头将其肩部垫起来,于患者健侧喂食。这样可以减少误吸或逆流等现象。③选择体积小厚度薄的食具喂食,以放在患者舌根部位为最好。④进食速度和食量控制:进食时应适当对速度进行控制,进食的总时间在30min左右[5],不可过快。先进3ml左右的食物,然后再酌情增加,一口不宜食用过多。患者进食时护理人员可鼓励其使用健手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还可以更好的把握好进食速度和进食量,为以后的自主进食打下良好基础。⑤根据吞咽障碍的实际程度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食物形态。如吞咽障碍较大可选择半流质食物,如吞咽障碍较轻则可选用软食逐步向普食过渡。另外,还要对食物的具体种类和口味进行控制,不宜食用具有刺激性、咀嚼难度大、粘性强以及松散的食物。

1.3评价方法以四指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正常:吞咽1次在5s以内;功能较弱:与正常情况相比力量减弱;严重障碍:吞咽1次耗时5-10s,有饮水呛咳现象;功能消失:吞咽1次在10s以上或者没有相应动作。

1.4统计学方法以秩和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检验。2结果

训练之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任何并发症发生。训练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吞咽障碍与肢体运动障碍相似,如任其自然恢复,不仅过程较慢,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而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功能训练,可以把握住最佳的恢复时期为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临床上常常采用鼻饲的方法将所需营养供应给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吞咽功能的改善和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患者采取进食、吹吸管等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其肌群运动功能,对吞咽功能的恢复十分有益。本次研究显示,与训练前相比,对患者进行进食训练之后可以显著提高其吞咽功能(P

[1]陈琼梅,霍建珊.进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8):2135-2136.

[2]龙洁,王文治.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

[3]马素萍,纳娜,王海艳.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9):68-69.

[4]李少芳,刘丽红,张文静.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进食技巧及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0):2770-2771.

[5]霍建珊.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恢复期的安全喂食技巧[J].护理研究,2012,26(1B):141-142.

上一篇:Picc置管后头端断裂一例 下一篇:56例顺产后2h内产妇连续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