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在红色文化推广中的作用刍议

时间:2022-05-21 09:46:32

大学生社团在红色文化推广中的作用刍议

摘 要 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简称“秋白社”)成立于2013年10月。3年来,秋白社始终秉承办会宗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浓郁校园学习氛围、繁荣校园文化、推广地方红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由点涉面,深入探析大学生社团在地方红色文化推广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红色文化 推广

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简称“秋白社”)成立于2013年10月,由一群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学生倡议发起建立。3年来,秋白社始终秉承“学习科学理论,传播正能量;投身实践创新,共筑中国梦,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新途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新平台,促进全体成员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宗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2016年暑期开展的《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为推广常州红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助于“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社员和民众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广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展示常州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

2助于摸清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中,秋白社全体成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在武进区、新北区等区域,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层次、籍贯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只有粗浅的了解,而且年龄段在30岁以上。

以“常州三杰”为例,调查发现:有90.1%的常州民众是知道的;9.9%的外地民众不知道、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而在90.1%的常州民众中,有38%的民众只是有所耳闻,不太了解;58%的民众比较了解、知道关于“三杰”的一些事迹;而只有4%的民众是非常了解、知道其深刻内涵和意义的。

不同年龄段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了解,同样以“常州三杰”为例,经过调研,发现:18岁以下的人群只占10%,19~30岁占17%,31~51岁占24%,51岁以上占49%。

当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很多城市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然而,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调查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常州三杰”等名人故居、纪念馆及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常州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不明显。

3助于精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推广的施策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和现状,不难知道,常州红色文化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必须在广大的青少年群体中加大推广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发扬光大,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

红色是中国革命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颜色。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t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有很多优良的元素,比如民族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等,这些是值得后人去纪念和继承的。

(1)多媒介并用,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可以通过讲座、志愿讲解、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尤其要利用如网络阵地、影视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熏陶。

(2)顶层布局,开放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系列红色文化主阵地,打造宽广的红色文化宣传平台。

(3)发挥学校职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认为传承红色文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系统的教育。而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消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期待并不是十分强烈,红色文化对他们所起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渗透收效甚微,更多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保持着理性距离:54.55%的大学生不愿意了解红色文化;62.18%的大学生并不清楚红色文化的内涵;4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了解一些英雄事件。

学校作为宣扬红色文化最重要的阵地,就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加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激发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

(4)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可以通过筹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纪念、娱乐活动,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开展大学生红色运动会,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时期艰苦的革命生活,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5)多管齐下,箭不虚发。红色文化要得到广泛彻底的宣传推广,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红色文化进校园,增强红色文化的延续性;通过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促进和谐平安社区的建设;通过红色文化进农村、进广场,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修养;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开展红色文化旅游节,把红色文化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提高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加强红色文化的特色宣传,打造精品特色文化活动。

红色文化的主角是广大人民群众,红色文化传播要充分依靠大众。只有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感,运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成熟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才能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上一篇: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下一篇:躬行“三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