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5-21 08:00:50

探讨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直接影响着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本文从当前我国的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建议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美好的生态家园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虽然我们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和平稳定社会的新时期,加强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的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进展状况 5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立法,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初步形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加强迁地保护工作,拯救、繁育了部分濒危动物稀有种类;开展动物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活动,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强市场检查和监督,严厉打击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法律意识。

1.2 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布局不尽合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管理体制不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不强;动物资源总量不足,部分物种资源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全社会对加强此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依然有待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普遍陈旧,逐渐失去功能,并大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缺乏专项扶持政策,科技落后,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建议

2.1 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使野外种群得到良好保护 从确保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要求出发,当前应在其重点分布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一批保护区,实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从维护野生动物种群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搞好已有保护区的布局和网络体系的完善工作,尤其是必须重视保护区之间的廊道、破碎化的栖息地的连接等工作,完善保护区体系建设。

2.2 积极发展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种群,确保物种不灭绝 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成果,深入研究分析种群濒危程度,对陷于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在强化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确定必须立即辅以人工繁育以免灭绝的物种名录,应用先进的微观技术和现代科学手段,对濒危野生动物系统地研究救治、饲养、繁育、野化和放归技术,搞好种源繁育和基因保护工作,促进物种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2.3 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科技含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从当前国际的发展潮流看,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用途越来越多。类型齐全(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沼泽、湖泊、海岛、港湾等不同类型);功能多样(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生产等相结合),并趋向综合化。随着保护区的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有趋于经营化和企业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4 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全面贯彻“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发挥野生动物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维护和改善人类自然生态环境,为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野生动物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5 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完善市场监管手段 在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工作中,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于濒危物种,要依法严格限制直接消耗性利用。对于允许适当利用的野生动物,特别是对利用量较大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要在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及时掌握物种资源消长动态的基础上,按照“资源消耗量小于增长量”的原则,实行限额管理并合理确定出口限额,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与增长。

3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野生动物是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野生动物蕴藏的巨大生物遗传资源潜能,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仅脊椎动物就有约6481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以上。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331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大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藏羚羊等455种野生动物更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然而,由于过度利用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已导致许多物种面临生存危机。正确处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对确保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4 结束语

通过对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中野生动物保护的方向。因此,在生态环境的后续发展中,要进一步研究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的问题,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上一篇:海南州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探析 下一篇:造林中对林木蚜虫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