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旅游线路开发初探

时间:2022-05-21 07:16:45

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旅游线路开发初探

摘要:通过对普达措国家公园区域的实际调研。以及对国内外徒步线路的比较,提出徒步旅游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原始性、体验性、教育性的四大原则。结合普普达措实际情况,开发了针对专业生态游客完整生态系统体验路线和短距离的小生态区域体验线路以及藏区牧业体验线路。

关键字:普达措;徒步旅游;线路开发

引言

几乎所有国家公园都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旅游区,国家公园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旅游开发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到国家公园游玩。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其具备非常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非大众旅游区域或生态较脆弱区域进行旅游开发时应选择对其环境冲击最小的旅游形式。徒步旅游是世界公认的对环境冲击较小的旅游形式之一,徒步旅游产品开发中,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建设,步道也采用生态材料建造。目前普达措国家公园没有徒步旅游产品,一些少数的徒步游客采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入普达措国家公园腹地游览,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游客安全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徒步旅游产品开发会完善其旅游体系、增强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本文将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实际情况,对其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行一定的探索。

1. 徒步旅游概述

1.1 徒步旅游的定义

徒步旅游在学术界没有确定的定义,一些学者对徒步旅游的界定为自助游的一种,但自助游只是片面反应“徒步旅游”,在国外的徒步旅游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向导或解说的。而些学者又将徒步旅游归类于背包旅游(狭义),但有些徒步旅游者选择的徒步旅游产品只是几个小时的践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徒步旅游是小众的,但是一些地区的“千人践行节”活动的开展证明,徒步旅游也无法尽显小众群体。因此徒步旅游难以划入具体的一个旅游种类,它是一种以徒步为手段参与游览活动的同时也将徒步作为旅游目的之一的旅游方式,。

1.2 徒步旅游分类

徒步旅游可以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旅游产品,根据目的地环境分:高原、山地、丛林、沙漠等;根据参与人数分:大众、小众等;根据活动目的不同:自然探秘、人文探秘、综合探秘等。徒步旅游产品几乎没有单一种类的开发的。大多数是多元素结合的线路。

1.3 徒步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安全性:徒步旅行线路的安全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设计线路需要保证徒步者的安全,尽量规避危险地形等安全隐患。

原始性:徒步旅行者追求自然、文化的原始状态,越是原始,就越能吸引徒步者。

体验性:设计线路要能体现当地特色,如部族迁徙的文化性线路,动物迁徙的自然性线路等。

教育性:徒步线路的设计应对游客有一定环境教育功能,使游客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

2.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之硕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距香格里拉县城22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普达措现以碧塔海(国家2A级旅游区)和硕都湖(国家3A级旅游区)为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区管理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按7大板块进行开发,目前开发出来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有时云雾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有时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情趣盎然。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俨然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此外,还有多处断层崖、林间小涧、深沟峡谷等独特小景交错分布,具有极高的地理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3. 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旅游线路设计

3.1完整生态系统体验路线

此线路是专门为专业生态游客开发,线路参与时间长,可能需要住宿。线路贯穿普达措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对游客了解普达措整体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有良好的帮助。是为以学习、考察、深度体验为目的高端游客而设计的。

3.1.1 七彩谷、尼汝线路线路构成

A1:每日14时前出发。属都湖会议中心属都湖南岸生态小道属都湖东草甸原路返回(会议中心)当天返回,中等体力消耗线路。

A2 :每日14时前出发。属都湖会议中心属都湖南岸生态小道属都湖东草甸原路返回生态小道地基塘(宿营) 生态小道尼汝洛吉乡返回(乘车)线路全长约30公里,需一天半时间,其中第一天约7公里。该线路属于强体力消耗线路。

B1:14时以后出发。乐孜坪生态小道地基塘(宿营)属都湖南岸生态小道属都湖会议中心,中等体力消耗线路

B2:14时以后出发。乐孜坪生态小道地基塘(宿营)属都湖南岸生态小道尼汝洛吉乡返回(乘车),线路全长约20公里,需一天半时间,其中第一天约3公里。该线路属于中等强体力消耗线路。

3.1.2 海湖穿越

碧塔海南线停车场碧塔海东南线生态小路碧塔海北侧沿湖栈道碧塔海北侧凹陷原生路弥里淌西侧生态小路(宿营)平行于防火道原生路属都湖南侧生态小道

路线全长约35公里,需两天时间,第一天约15公里。该线路属于强体力消耗线路。

3.2 小生态区域体验线路

此类线路的开发是为希望对普达措国家公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有更深了解的大众游客而设计,开发普达措最具代表性区域,使深入普达措的大众游客,对普达措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有清晰明了的认识。线路较短,一般游客不需要住宿。

(1)弥里淌生态小路:全长约2公里,属于草甸区域生态系统体验线路,全程路途平缓,体力付出较小;

(2)洛戎村至属都湖徒步体验:由洛戎村出发翻山背达属都湖南侧生态小道,全长约4.5公里,属于高海拔植被体验区,全程升陡降缓,体力付出中游偏高;

(3)属都湖南侧生态小道:全长约3公里,属于高原湖生态系统体验区,全程路途平缓,体力付出较小。

3.3藏区牧业体验线路

此类线路的开发是为希望对普达措国家公园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更深了解的大众游客设计。使这些游客能参与到少数民族生活当中。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生产、生活的体验。

(1)地基淌:由乐子坪进入地基淌进行一日的藏区游牧文化的体验,可选择过夜。

(2)吉利谷:由双桥门景进入吉利谷进行两日的藏区游牧文化体验以及牧场徒步。

4 小结

在国内徒步旅游是一种新形势的旅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逐渐的会被新的大众游客和专业游客所取代。徒步旅游也势必将成为未来景区内的重要产品之一。徒步旅游的开发将使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日趋完善,徒步旅游线路是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以上对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是理论和现实景区结合的一个案例,还需要不段的摸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叶文等.香格里拉的眼睛――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72~79.

COHEN E.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J].Soc Res,1972,39(1):164-182.

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3(7):88-90.

朱璇.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J].旅游科学,2005,19(3):38-43.

肖胜和.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2008,25(4):513-516.

徐克帅等.英国的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标准[J].规划师,2008,24(11):85-89.

王传伟等.美国的户外游憩资源管理[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2):64-67

王峥.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及组织管理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7,12:35-37

上一篇:小学分层培养教学模式探讨 下一篇:日本广播电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