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方言语音特点

时间:2022-05-20 11:56:21

摘 要: 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归纳出临川方言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探析了临川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临川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临川方言 音韵特点 中古音系

一、概说

根据陈昌仪先生《赣方言概要》中的观点,江西省的赣方言区可分为五大片:南昌片、宜春片、吉安片、抚州片、余干片[1]。临川方言就属于抚州片。笔者选取的调查点为地处抚州市郊的钟岭街道办事处。钟岭话与抚州市话十分接近,但较之抚州市话更具“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特质。2011年—2013年,笔者先后三次对钟岭话进行了调查。因为笔者为抚州钟岭人,本文记音以笔者母语为主,兼及其他发音合作人发音。

二、临川方言的声韵调

1.声母系统

说明:

(1)包括零声母在内,临川方言一共有19个声母。

(2)凡是元音开头的字,在齐齿呼前往往有[j],在合口呼前往往有[w],在撮口呼前往往有[?誮],但因为发音人在发这些音时都很随意,有时有,有时无,并且没有辨义作用,因此笔者一律记为[?尴]。

(3)罗常培认为“古泥娘来3母往往任意换读成[n]、[l]两音”,“实际的读音却出入于[n]、[l]之间”[2]陈昌仪认为“泥来洪音相混今读[l],部分字[n]、[l]自由变读”。[3]笔者调查后发现,古泥娘来3母并非任意换读或自由变读,古泥(娘)来母洪音相混今读[l],泥(娘)母细音今读[?捱],来母细音今读[t]。

(4)尖团音分混在临川方言中很复杂,既有分尖团的,又存在不分尖团的点,总的特征是,越靠近市区越不分尖团音。下文在讨论到精组声母今读时,以“不分尖团音”为立论基础。

2.韵母系统

说明:

(1)包括两个自成音节的[m]和[?耷],共有67个韵母。罗常培(1999:399)和陈昌仪(1991:68)都记有73个韵母,但所记韵母略有不同。

(2)[f]在与中古合口音相拼时,介音[u]已经脱落。

(3)罗常培认为有“6个辅音韵尾:-m、-n、-?耷、-p、-t、-?揲”[4]。陈昌仪认为“50岁以上老年人系统保存[m n ?耷 p t ?揲]六个韵尾,30岁以下的青年人[m p]两个韵尾已经并入了[n t]”。[5]笔者调查发现只存在[m n ?耷 t ?揲]五个韵尾,即[p]韵尾已经并入了[t],青年人[m]韵尾有并入[n]的趋势,但中老年人系统保存。

(4)罗常培和陈昌仪都认为有[ei]韵母的存在。陈昌仪以“来、崽”为例字,但笔者调查发现,这两个字抚州市话读[ai],少数乡镇读[oi],没有发现读[ei]的情况;罗常培以“肺、飞”为例字,笔者认为欠妥。发音人发“肺、飞”两字的音时没有明显的展唇到扁平的过程,笔者将其视为[fui]介音脱落,记音为[fi]。笔者认为在临川方言中并没有[ei]韵母。

(5)“标、飙”等字罗常培记为[iau],陈昌仪记为[ieu]。罗常培记的是以抚州市区为中心的区域话音,陈昌仪记的是以上顿渡为中心的区域话音。从使用区域和人口角度考虑,笔者从罗常培记音。

3.声调

阴平32 刚 ?摇 ?摇上声45 古五 ?摇 ?摇阴去51 盖 ?摇?摇?摇 阴入2 急

阳平24 寒 ?摇 ?摇阳去212 共市 ?摇?摇?摇阳入5 局

说明:

临川方言共有7个单字声调,平、去、入都分阴阳,只有上声是一类。

三、与中古音比较

1.声母

(1)全浊声母基本上与次清合流。下文详述相关各母具体情况。

(2)帮、滂、明三母基本上保持了中古读法。帮母今读[p],并母与滂母合流读[p],明母今读[m]。仅有少数字例外:帮母“谱、箅、摆(表排列、摆放义时)、迫、遍(普遍)、绊”等今读[p];滂母“玻、坡”今读[p];并母“辫、棒、曝”等今读[p];明母“戊”今读[?尴]。

(3)非、敷、奉三母今混成[f],已分不出全清、次清、清浊,只有“捧”例外今读[p];微母原只和合口韵相拼,因此几乎完全变成了元音开头,只有“蚊、尾、望、蔓、芒”等因为韵母今读为非合口韵,声母今读[m]。

(4)端母基本上保持了古读法,今读[t],例外字有;“掸、嫡”今读[t];透、定两母逢中古开口洪音读[x],逢中古开口细音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有介音[u]或以[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t],逢中古合口音今韵母无介音[u]或不是[u]为主要元音时今读[x]。但也有些例外:透母“毯”今读[k];定母中古开口洪音字“荡、队、跌、逗、惰、踱、铎”、中古开口细音字“掉、笛”和中古合口字“队、兑、惰”等今读[t]。透、定两纽所有今读[x]的字都有个文读层次[t ]。

(5)知母逢细音今读以[t]为主,逢洪音今读以[ts]为主;彻母逢细音今读以[t ]为主,逢洪音今读以[ts ]为主;澄母与彻母规则一致。但也有例外:知母二等字“啄”今读[t];澄母“召、侦、绽、纣、滞、稚”等字今读[t]。

(6)章母今读以[t]为主;昌母今读以[t ]为主;船母、书母和禅母合流,都是逢今有介音[i]或以[i]为主要元音韵母时今读[?揶],其他读[s]。但也有些例外:章母“赘、拙”今读[ts],“颤”今读[s];昌母“侈、绰”等字今读[ts ],“枢”字今读[s];禅母“垂、酬、植、丞、殖”等今读[t ],“蝉、醇”等今读[ts ]。

(7)庄母今读以[ts]为主;初母今全部读[ts ];崇母今读非常复杂,多数情况下今读[ts ],逢韵母今读有介音[i]时今读[?諬 ],逢止摄和入声韵今读[s]。此外还有少数字今读[t ]、

[ts]、[s]。

(8)泥母逢洪音今读[l];逢细音今读[?捱],但“宁”今读[t ];来母逢洪音今读[l];逢开口细音今读[t];逢合口细音如韵母今读介音[u]没有脱落,声母今读[l],如介音[u]已经脱落则今读[t];日母逢韵母今读齐齿呼时今读[?捱],逢韵母今读非齐齿呼时今读[l]。但“二、而、耳、饵”今读[?尴],“任、壬、刃、纫”等韵母今读为齐齿呼,但仍今读[l]。

(9)见母逢洪音今读[k],逢细音今读[?諬],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否则就读[?諬]。开口三等字“逛”韵母今读有介音[u]故而今读[k],此外,“愧”今读[k ],“季”今读[?諬],“脸”今读[t],“劫、揭”今读[?諬 ],“矿”今读[k ];溪母逢洪音今读[k ],逢细音今读[?諬 ],但逢合口韵细音,如果仍有介音[u]则今读[k ],否则就读[?諬 ]。开口二等字“巧”韵母今读有介音[i]故而今读[?諬 ],此外,“梗”今读[k],“墟”今读[?揶],“恢”今读[f];群母与溪母相混,但“妓、窘、菌、郡、剧(戏剧、剧烈)、兢、鲸”今读[?諬],“仇”今读[?揶];疑母逢中古开口洪音今读[?耷],逢中古开口细音今读[?捱],逢中古合口今读[?拚]。但开口一等“外、桅”今读[?拚],开口二等“乐”今读[l],开口三等“牛”今读[?耷],“吟”今读[?拚],合口一等“五、吴、吾、梧、误、蜈、伍”今读[?耷],“杌”今读[m],合口三等“鱼、渔、语、玉”今读[?捱]。

(10)精组一般情况下逢洪音与庄组相混,逢细音与见组细音相混;但与止摄相拼时,因今读韵母为[?尢]为今开口呼,从而声母与庄组相混。即精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庄母相混今读[ts],逢细音与见母细音相混今读[?諬],但合口一等“俊”因韵母今读为撮口呼,声母今读[?諬];清母逢洪音或与止摄相拼时与初母相混今读[ts ],逢细音与溪母相混今读[?諬 ],但东韵合口一等字“囱”今读[t ];从母与清母相混,但合口一等“丛”韵母今读[iu?耷],故而声母腭化今读[?諬 ]。

(10)心邪书禅船母细音相混今读[?揶],心书禅船母洪音相混今读[s]。邪母洪音读[ts ],但“斜、谢(姓)”等字读[?諬 ]。

(11)晓、匣两母中古合口洪音读[f],且介音[u]已经脱落,开口洪音读[x];细音读[?揶];匣母部分合口声母失落,如“横(白)、环、滑”等;影母细音今读[?尴],开口洪音读[?耷],合口洪音读[?尴];喻母今全部读[?尴]。但也有些例外:晓母“况”字今读[k ]。

2.韵母

(1)古合口韵在唇音声母后和开口韵变成同类,古合口韵的[u]或[w]介音在唇音声母后往往因异化作用而被吞掉,于是和古开口韵变成同类。

(2)遇摄合口一三等今读[u],逢疑母合口一等今读[?耷],逢见组、心晓匣影母及来母今读[t]时今读[i],“错、措”例外今读[o],“女、鱼、渔”例外今读[iε],“锯、去、苎、絮”例外今读[e],“如、汝”例外今读[?奚]。

(3)假摄今读主要元音为[a],开口二等今读[a],开口三等逢章组介音[i]已脱落今读[a],其他今读[ia];合口二等逢晓母、匣母介音已脱落今读[a]外,其他今读[ua],“蜗”例外今读[uo]。

(4)蟹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i],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i],开口二等字“罢、稗、晒、佳”等例外今读[a];开口三四等今读[i];合口一等今读以[ui]为主,“推、腿、煤、媒、妹”例外今读[oi],“会(会计)、外、刽”例外今读[uai],“会(会不会)”例外今读[uoi];合口三等与合口一等相混,但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读[i];合口二等今读[uai],“画、话”例外今读[a],“蛙”例外今读[ua]。

(5)止摄开口三等一般今读[i],对应入声韵为[it],但声母今读[ts]组时今读[?尢];日母字“而、耳、饵”例外今读[?奚];合口三等今读[ui],逢轻唇音时介音脱落今读[i]。

(6)果摄今读主要元音为[o]。开口一等字今读[o],“他、那、哪、阿、莎”等例外今读[a];开口、合口三等合流今读[yo];合口一等字除见组仍有介音[u]外,其他介音[u]多已脱落,唯一非见组字今读[uo]的是“禾”。

(7)流摄开口一等今读[εu],“母、拇、戊”等少数明母字今读[u];开口三等以读[iu]为主,庄组字今读[εu],非组字今读多为[u]。“彪、廖”等例外今读[iau],“嗅”例外今读[iu?耷]。

(8)效摄开口一二等今读[au],“猫、肴、淆”等少数字今读[iau];开口三等今读[iau],逢知组、章组、日母开口三等今读[εu]。

(9)咸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三等相混今读[am],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母开口一等今读[om],对应入声韵为[ot],开口三四等今读[iεm],对应入声韵为[iεt],逢章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0)深摄开口三等今读[im],对应入声韵为[it],逢庄组今读[em],对应入声韵为[et]。

(11)山摄开口一二等今读多为[an],对应入声韵为[at],逢见组、晓匣影喻母开口一等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二等字“柬”字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εn];开口三四等今读[iεn],对应入声韵为[iεt],章组除“蝉、禅”等少数字开口三等今读[an]外今读[en],“联、练、轩”等例外今读[yon];合口一二等介音[u]多已脱落,今读[on],对应入声韵为[ot];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一等今读[uon],逢见组、晓匣影母合口二等今读[uan],逢匣母声母今读[f]时介音脱落今读[an];合口三等逢轻唇音时今读[an],逢知组、照组时介音脱落今读[on],逢见组、精组、晓匣影喻日母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合口四等今读[yon],对应入声韵为[yot]。

(12)臻摄开口一等今读[en],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抿”字例外今读[un],“衬”字为开口三等但今读[en],“瑟、虱”今读[e?揲];合口一等主要读[un];合口三等魂韵和大部分淳韵、文韵字今读[un],但淳韵的见组和心邪喻母字及文韵的见组和晓匣影喻母字母今读[yn],如合口一等“损、逊”;逢见组、精组、心晓邪喻母合口三等今读[yn],“窘”例外今读[iu?耷]。对应的入声韵为[ut]。

(13)宕摄开口一等今读[o?耷],开口二等今读[io?耷],合口一等和大多数合口三等今读[uo?耷],但非敷奉母及少数微母合口三等字今读[o?耷]。

(14)曾摄开口一等一般今读[en],对应入声韵为[e?揲],但帮组字今读[u?耷];开口三等今读[in],对应入声韵为[it];合口一等今读[e],合口三等只有一个入声韵字“域”,今读[it]。

(15)梗摄开口二等韵今读多为[en],但帮组字今读[u?耷],晓匣母字今读[in],庄母字白读[a?耷],但文读[en]。开口三等今读多为[in],[ia?耷]两种,清韵“城、程(姓)、成、声、正(正月)”等字白读[a?耷],文读[in]。合口二等今读[ua?耷]、[uo?耷]、[u?耷],合口三四等以[iu?耷]为主,只有合口清韵读[ia?耷]。

(16)江韵开口二等今读[o?耷],“腔”因声母腭化,韵母今读[io?耷];对应入声韵为[o?揲],只有“朴”例外今读[u?揲]。通摄合口一三等今主要读[u?耷],对应入声韵为[u?揲],合口三等逢见组(除“巩、拱”外)、晓影喻心母今读[iu?耷],对应入声韵为[iu?揲];来母非入声韵母今读[u?耷],但入声韵却为[iu?揲];“秃”字例外今读[ut],“穆、牧”两个中古入声字今读阴去,韵母为[u]。

3.声调

与《广韵》声调系统四声相比,临川方言声调除了上声外,平、去、入三声都分阴阳。

(1)平、去、入分阴阳。《广韵》古清声母平声字临川方言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广韵》古清声母去声字临川方言今读阴去,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阳去。《广韵》古清声母入声字临川方言今读阴入,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入。

(2)浊上归阳去。《广韵》古全清、次清和次浊声母上声字临川方言今读上声,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去,并且绝大多数此类字还有一个阴平层次。这些全浊声母上声字阳去阴平声调有自由变读的趋势。

参考文献:

[1][3]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9.

[2]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98.

[4]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00.

[5]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70.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yy1239)研究成果。

上一篇:报告年初高开,热点可能向三方面扩散 下一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重大建设项目获批“规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