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写字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5-20 08:13:43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写字教学之我见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培养小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笔者从事多年的语文和写字教学,认为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要规范写字先要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文字之美;“好的习惯,好的人生”,规范写字要从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着手:其一要引入激励机制培养书写好习惯;其二要精“练”文字,注重学写好习惯。此外,要善于活化文字,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要懂得润物细无声,严慈相济,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一学段 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即一、二年级的写字要求“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见这一阶段要立足让学生写“好”字,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书由心生――感受文字之美

作为教师的我,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学汉字之初,都会先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之美,让学生将文字想象成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中国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感受到文字和中国人的血脉相连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书写中国字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注意笔顺和笔画。一字一划间体会文字之美,教师点拨到位。横竖撇捺间感受文字的优美,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自然水到渠成。例如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字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文字》,897名演员演绎中国文字的千年变迁,朵朵字浪彰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古老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胸中涌动的是想将中国字写好的信心和决心。

二、规范写字――学生的成功从好习惯开始

1.引入激励机制培养书写好习惯

教师要利用写字课积极评价学生的“书法”,虽然一笔一画间有可能略显稚嫩,但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成功之作进行表扬,利用正面效应带动书写良好习惯的养成。此外,利用板报和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氛围,在你追我赶中培养书写好习惯和竞争机制,激发学生书写文字的动力和欲望。

2.精“练”文字,注重学写好习惯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练字训练。练字不是千人一面,不是多多益善,要力求精益求精、因人而异。每位同学的书写都会有亮点,同样都会有不足,但每个人各有不同,教师要精心选择汉字,注重笔画,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任务。这样写字教学就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有的老师为了省事,全班的学生每个字往往书写很多遍,学生机械的抄写失去了实际意义,更泯灭了学生书学文字的兴趣,成为负担。可以想见,这样的汉字书写规范教学也就成为了失败的案例。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精练文字上下功夫。

三、活化文字――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中国的文字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偏旁部首的区别,文字大相径庭。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写字教学时,教师在教学生的偏旁部首时,发挥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这样在练字的同时进行了识字能力的拓展。例如在学写“田”和“力”时,引导学生写“男”,并告诉他们“田”里出“力”的人是“男”人。学生在注意笔顺笔画的同时,轻而易举理解和掌握了“男”字的深刻内涵,并且会记忆深刻。

四、精益求精――润物细无声

学生书写规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督促和指导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做到“严中有爱”而又“润物无声”。学生书写坐姿不规范时,教师轻轻地走过去扶扶学生的背,点点学生的手,碰碰学生已经撇出老远的脚。随时提醒学生的书写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端正的坐姿,一个正确握笔的姿势,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有多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领学生喜欢文字,愿意书写文字,用心感受文字之美,教师责无旁贷,种下习惯,收获成功,相信教师的力量,相信教师的智慧,因为我们的努力,会为学生编织多彩的梦,这梦是用笔书写的!

参考文献:

[1]丁凤美.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之我见.成才之路,2010(33)

[2]王妍.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写字教学”.教育学文摘,2012(7)

上一篇:课堂是“生成性资源”的一片沃土 下一篇:中英语课外自主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