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0 02:41:29

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本院在2007年8月-2011年12月共接诊3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全部采取CPAP呼吸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总结临床护理过程。结果:30例患儿治疗总体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2例无效,无效率为6.67%。并且治疗后新生儿患儿的PaO2、 SaO2和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呼吸支持; 护理

新生儿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分泌物容易阻塞气道,呼吸的调节机制较薄弱,从而导致了呼吸衰竭,这也是新生儿NRCU的常见症,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死亡,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随着医学的进步,CPAP被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2]。本次研究对本院在2007年8月-2011年12月共接诊的3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给予CPAP呼吸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07年8月-2011年12月共接诊3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中的标准。其中男20例、女10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17例。新生儿肺炎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肺透明膜病7例、湿肺6例、心肌炎并休克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节律发生改变、青紫、安静时的呼吸频率持续性大于60次/min、三凹征明显、呼吸暂停、精神萎靡、肌张力低下、循环改变等。

1.2 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

1.2.1 治疗方法 30例新生儿患儿均经气插管。在呼吸机和患儿连接前要将各种参数调好,并参照肺模型初步进行调整,在上机半小时后,再次检查动脉血气,参照临床血气的分析结果,随时进行调整呼吸机参数。

1.2.2 疗效判断 患儿表现安静、呼吸恢复平稳、及发绀完全消失、反应好。血气分析恢复至正常:pH7.30~7.40,PaO2>10.63 kPa,PaCO2 4.67~6.00 kPa,SaO2≥95%,为显效;患儿表现较安静、呼吸大致恢复平稳、及发绀基本消失,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1.3 护理措施

1.3.1 治疗前护理 对患儿的生命临床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儿的神志、口唇、面色、四肢末端是否发绀等。呼吸机使用前要确保各个接口的连接情况,并测试呼吸机的各项功能和运转情况。及时与家人进行交谈,解答家属的问题并讲解该病的治疗情况,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3]。

1.3.2 呼吸机的选择 对新生儿患儿进行24 h的看护,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在出现呼吸节律发生改变、发绀情况加重、呼吸困难等现象时立即报告给医生,及时上机。

1.3.3 气管插管护理 将新生儿患儿置于辐射抢救台上,保持仰卧位,肩部稍微垫高,头保持后仰,在插管的过程中要及时将口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心率、尿量及体温的变化,并随时观测呼吸机参数及工作状态的变化,做好相关记录。导管应固定,在进行翻身、吸痰等过程时操作要轻,避免滑脱。

1.3.4 呼吸道护理及预防感染 将氧气通过加温蒸馏水湿化, 保持温度在36℃,湿度在60%~80%,或者在每次吸痰之前注入1 ml生理盐水,达到湿化、温化呼吸道的目的,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4-5]。依据呼吸机的参数及患儿的面色,采用一次性的无菌吸痰管进行适时的吸痰。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确保操作在严格无菌下进行,如每天清洗消毒吸引管道、操作前洗手、随时更换吸痰使用的生理盐水等,防止肺部的感染。病房内要进行定时的通风,使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室温控制在20~22℃之间,每日进行1次紫外线消除,避免交叉感染。

1.3.5 治疗后护理 在血气恢复正常后,可进行撤机,在拔管前的5 h左右,静脉注射0.5 mg/kg的地塞米松,并密切监测患儿在拔管后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在拔管后的1 d内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考虑给予鼻饲。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0例患儿治疗显效26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3.33%,2例无效,无效率为6.67%。治疗前新生儿患儿的PaO2、 SaO2和pH值依次为(6.11±0.95) kPa、

(80.6±1.2)%、(7.11±0.05);治疗后依次为(11.7±1.05) kPa、(94.8±2.3)%、(7.36±0.07)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在抢救的过程中,主要的环节是纠正缺氧,迅速有效的改善气体交换能很好的逆转病情[3-4]。由于人工呼吸机负面效应的出现,医学科研人员致力于寻找安全、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的治疗措施[5-6]。呼吸支持疗法是目前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CPAP可以使患儿的肺泡在呼吸末保持正压,进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并避免了肺泡发生萎陷,从而改善了通气功能,使PaO2及SaO2升高[7-8]。研究显示早期进行CPAP可明显减少高压氧治疗时间[9-10]。在进行护理时要准确的掌握上机的时机,确保治疗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注意吸痰的时间及吸痰的深度等[11-12]。

本次研究对本院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治疗后患儿的PaO2、 SaO2和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朱楠楠,张红,李忠彩.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5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91-92.

[2] 李莲花.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6,27(12):1549.

[3] 杨慧华, 杨丽梅.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 (8):1879-1880.

[4] 马金花.呼吸机治疗2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与护理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726.

[5] 董志凤,姚其娟,孙俏丽,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48-49.

[6]王霞,唐素红,张殿军,等.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167.

[7] 罗文君,朱丽贞. 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51-152.

[8]姚怀荣.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0(8):142.

[9] 黎健.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8):104.

[10] 刘爱萍,李晓红,刘建花.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12-13.

[11] 张慧娟,刘九月,贾西燕,等.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7):840-841.

[12] 黄小玲.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5):252-253.

(收稿日期:2012-10-29)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概况 下一篇:电焊工电光性眼炎预防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