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在苏州地铁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11:44:18

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在苏州地铁中的应用

摘 要:分析对比苏州地铁一、二号线两种不同的污水处理系统,选取广济南路站为代表站,一号线采用的是传统的污水集水池+排污泵,二号线采用的为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通过对比各自的优缺点,表明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在后续苏州地铁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铁车站;密闭;污水提升装置

苏州地铁一、二号线绝大部分为地下车站,为了方便旅客日常生活,在各个车站的站台层都设置了卫生间,然而地下车站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形成为相对密闭空间,日常生活污水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对旅客的影响,卫生间的污水处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苏州地铁一号线污水处理系统

苏州地铁一号线于2007年12月26日开建,2012年4月28日开通试运营,以广济南路站为例,广济南路站为一、二号线换乘站,在车站设计中预留二号线,在排水系统设计中,在地下一层右端设一处厕所,地下二层左端设一处厕所,地下三层左端设一处厕所(二号线设计施工),厕所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至站台板下污水集水池,由污水泵抽升排至地面压力井,消能后排入市政排水管,出地面后分别排至广济路与干将西路上的污水管。 车站污水池设DN100透气管,透气管通至排风道。

根据车站日常人均流量,污水集水池设计为a*b*h=3600*2700* 1310mm,污水泵型号选择为流量30 m/h 扬程25m 功率 5.5kW的水泵两台,一主一备,并设计安装反冲洗管道,污水排水管道采用DN80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此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该方式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低。但是在设备日常维保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以下缺点。

1、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由于集水坑上部有检修口,不能完全成密闭状态,集水坑内积聚的臭气通过这些空隙散出,虽有通风系统,但还会散至站台,夏天尤为突出,且泵房内会滋生蚊虫,严重时影响车站环境卫生及舒适度。

2、集水坑内清理及水泵维修比较困难。由于污水泵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在污水泵表面容易形成一层污垢,在水泵检修时,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污水泵正常运行及减少集水池内产生的气体对车站的影响,根据修程需要定期对集水池进行清理,因为集水池属于密闭空间作业,且内部气体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所以清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二、苏州地铁二号线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一号线污水处理系统的经验与不足,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区别于一号线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为格兰富密闭污水提升装置。污水通过重力作用利用管道收集至密闭水箱内,密闭水箱由两个容量为400L的水箱串联,水箱外干式安装两台功率为Q=15m3/h,H=30 m,P=5.5kw的污水泵,由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控制水泵启停,抽升排至地面压力井,消能后排入市政排水管。

格兰富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在使用中有以下优点:

(1)密封水箱

污水通过管道存储在密闭水箱内,与空气隔绝,避免臭气外泄。水箱采用质轻,无接缝且耐腐蚀的PE材质,使用寿命可以长达15年,可输送50℃的废污水(短时间可以输送高达90℃的废污水),水箱能够承受5m水压而无泄漏,确保无任何气体、异味泄漏。水箱底部倒角的设计可以引导污水进入水泵吸入口,将沉淀减到最少,从而降低阻塞风险,保持低维修和保养的费用。

(2)高效水泵

由于水箱容量有限,水泵需要经常启停,所以对水泵的选型要求很高,根据车站日均用水量,在水泵选型过程中,选择了SE/SL泵,干式安装、间歇运行的电机,可以每小时启动60次,双泵交替运行,可以每小时启停120次,满足任何高峰时刻的排水情况。电机干式安装在水箱外部,使维修变得干净、快速。采用切割泵、涡流叶轮泵有效防止长纤维缠绕与阻塞,可以将颗粒切割成小块最小可以通过1/4″的压力管道。所有的水力部件都是自排气的,以确保水泵在维修或有气时,水泵可以启动。IP68的防水等级确保水泵可以在淹没2m的水下一周的时间。

(3)液位传感器

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耐腐蚀,无移动部件(如浮子),可以有效避免因厕纸或其他脏污污染而引起阻塞或误动作,通过智能控制器持续检测感测系统,传感器套管安装便利,可以通过螺纹旋紧固定。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密闭污水提升装置解决了在传统污水排放方式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车站日常维保工作中所带来的方便,且造价适中,在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污水排放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苏州后续地铁建设过程中,采用此种方式将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格兰富废污水提升站 [G].上海,2012.

上一篇:高校WEB数字化技术校园电商交易平台的研究 下一篇: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