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时间:2022-05-20 10:39:54

走出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而语文教师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教师走出误区,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欲饮清水思本源,源头需有活水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许多教师在作文课上讲写作技巧,评作文得失,很有自己的方法,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写作的问题。真正决定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生的素材积累。没有素材积累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脑中空空,无从下笔。于是有的学生为完成作文任务,凭空编造,脱离生活。背离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久之便形成了“不是假话不会说”的坏文风。只重写作过程,忽视素材积累,是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不足,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是教师的一大任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想要文思泉涌,就要深凿生活之泉。通过观察、阅读和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积累素材,是常用而实用的办法。

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全面的、多角度地观察,使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才会写出好作品。同时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书籍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贮存着人类宝贵的人生经验。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人生阅历,感悟人生道理,了解时代信息,快速而大量的积累写作素材。

再有,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去观察自然的变化,体验世间的美丑真假,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类自身。如:航天科技、生态环境等话题,都应适时安排进写作中,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佳假话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带来清新的文思。

二、文采情思兼顾,行文要“文质彬彬”――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有的教师评价作文以是否有文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遣词用句的指导,而忽略作文“言为心声”的情感传达作用。其实,写作过程涉及写作个体的多种心理活动,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关,而且与他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及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有关。忽视学生“情感”“思想”等重要的内在因素,只重词采,往往会造成学生浮华的文风。孔子曾提出“文质彬彬”的说法,就是强调写文章做人都应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首先要肯定学生讲真话写真情的做法,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同时指导学生美化文章,使语言富有文采。这种主次关系不仅符合语文写作训练的目的,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高的规律。

三、条条大路尽走过,独辟蹊径景更幽――采用多种形式的练笔

传统的写作教学,教师常常归纳出各种文体的写作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加以强化。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目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形成学生能力。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初步接受各种文体写作训练的学生,如果不能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地提高,适时解除仿写模式,很容易局限写作思路,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增长,落下一种仿写“八股”的呆板文风。这种呆板的套路写作也会大大伤害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应展开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如:周记、札记、随笔、作文竞赛等,使学生能把随时积累的素材转化为文字,实现从积累到写作的转变。

因为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留给他们写作的空间,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更适合周记练笔形式。写日记,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起不到指点作用,周记练笔则避免了这个弊端。随笔就更灵活了,可以直接在喜欢的文章上点评、标注瞬间的感悟。比如随教材发放的自读教材,名家名篇,在布置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把体会感悟随时批注,这样就及时地把阅读与积累、写作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直面社会的勇气,活动后写实践报告对学生来讲新鲜而有趣。借助报告总结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学生乐于采用的练笔形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练

笔,独辟蹊径更有一番景致。

四、黄山归来仍看岳,山山壑壑有风景――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

语文教师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可谓阅尽妙文无数。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很有限。教师喜欢用范文佳作的水平来衡量学生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批评失误似乎是作文评改的目的。因此,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作文,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判定学生所写的自己的真实生活为幼稚、不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常常怀疑自己运用语言、确立中心的能力,不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有深度。长此以往,学生产生了怕写作的心理。

其实,鼓励的作用远远超过批评的作用。作文评改时,我们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别人的肯定。恰入其分富有个性的评语不必很长,但因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吻合,短短的字句照样会拨动学生的心弦。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也许教师点亮的这一星火花,会照亮学生写作的前路,使其思维的星空群星闪耀。黄山虽美,不能尽显自然造化,山丘虽小,也可稍示沟壑之妙。既然我们眼前不是高山,又何必苛责风光不尽绝美呢?赏识宽容往往会向大自然般充满魔力,造化出万千美景。

五、红花也可衬绿叶,绿肥红瘦换角色――转变评价机制

习惯中教师是作文的评价者,学生处在被评价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使 “被评价者”变成“评价者”,角色的转换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写作是一种能力,修改作文则是前一种能力的迁移和提高。当学生逐渐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就可以建立全体参与的评价机制。无论作文竞赛、作文展览,还是小练笔交流中,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参与到对作品的评价中去,以提高写作热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教学不仅是课堂的有效利用,更是一个从点滴积累开始的浸润过程。要提高写作兴趣,教师就应时时用睿智的眼睛探寻自身,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满怀热情、坚持不懈地为学生送去鼓励、送去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对小学作文的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