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念歪经的一张红牌

时间:2022-05-20 08:39:54

常 听到“念歪经”的说法。其实,“歪经”是没有的。准确说是有人将经念歪了,或者说故意歪着念。

不是什么都能称为“经”。能靠“念歪经”谋些好处,也不是谁都可以。首先,要有“念经”那个岗位,明明把经念歪了,能用“权威”加官腔唬人:那本经就是这样的!即便是个“临时工”,将经歪着念也是得到“授权”的,弄到的好处“全体同志”都有,才会有恃无恐。

再正经的寺庙也有不好好念经的,比如《水浒传》里的那个鲁智深。他已经够“另类”了,不过是溜出去喝点酒,还不想念经。长老对他很宽容,除了慈悲为怀,昔日的“鲁提辖”也没敢干出将经歪着念之类的事。不然,早被逐出山门了。

这就叫没触及底线。寺庙虽有大小之分,却从没听说过容许谁念歪经。长老“亲自组织”大家念,既有“策划”还有“指标”,更是天方夜谭。但这种怪事,我们偏偏看到了。

这里说的“念歪经”与寺庙无关。那些念歪经的高手也既不信佛更不问道,只拜一尊“神”:金钱,还极虔诚。其方式,是利用一切“念经”的机会,将好端端的“经”歪着念。

此类怪相太多,说几起发生在人们身边的。

“绿色蔬菜”曾是新鲜事物,政府也大力扶持。为区别于“一般蔬菜”,绿色蔬菜要贴专用标签、盖专门的章,在市场的专门区域售卖。因售价比一般蔬菜高些,没多久,到处都是“绿色”的,且以假居多,再无人问津。被称为“前景无限”的绿色蔬菜落此下场,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监管人员”将经念歪了:给钱就盖章、发标签。还有更省事的:钱给够了,发一枚章给你,自己盖。

再说住。城镇居民一大烦心事,是搬进新建成的楼盘后,家装此起彼伏,几年都难清静。这种各自为战的装修方式不仅费钱费力,污染持续时间也更长。为解决此难题,有关部门曾发文,要求新建住宅实行全装修销售。这也是一出好经,结果,被“举双手赞成”的房地产商念歪了:那些“精装房”成了伪劣装饰材料的倾销地。房地产商们想“通吃”,消费者不认账,那出经也念不下去。

还有一出正被念歪的经叫“看”。看什么呢?电视。为市民提供电视信号属基础设施范畴。本来看得好好的,突然要求加一个“机顶盒”,还是强制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二三四、ABCD……市民感受最真切的,是收视费涨了一长截,还有这套餐那套餐,都要掏钱。家里有两台电视机?再掏钱。这还不算,有了那玩意,看电视要先强制性看一段广告。“死机”的事常有,最先“活过来”的也是广告。照此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想换个频道也会先强迫你看一段广告。机顶盒的经营者虽说不上专业,却将“一跃”成为最霸道的广告商。从技术层面讲,这些歪经不难,有垄断就行。

人是需要管的,机构或部门更需要。所谓法治,简言之就是循规蹈矩、犯规必受惩处。不能指望那些念歪经的“自律”,他们往往是个团伙,也知道“经”该怎么念。将经歪着念既能获利,念砸了还没什么代价,换一出经再歪着念,不念白不念。

公道呢?法治呢?所有歪经都是对“好经”的糟蹋,牺牲公众利益为少数人谋好处,且多为明知故犯。“改了就是好同志”之类对那帮人不适用,能镇住他们的,是让其“下课”的红牌。

公众在期待。他们想要的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上一篇:文豪吵架,一地鸡毛 下一篇:公务员热退潮下的“考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