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20 04:55:15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使现阶段我国社会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其稳定性对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重点分析了视野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先阐述当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再提出相应的创新管理策略,希望能对相关学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支持,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随着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对现阶段事业单位劳动关系进行调查后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痕迹,劳动关系的“铁饭碗”特征明显,再加之利益明晰化,导致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难度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了解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就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临时工”管理存在误区

事业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中依然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传统劳动关系管理思想对其影响十分明显,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中,习惯于使用“编制”的思想对员工进行划分,这种观念是明显错误的。当前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蓬勃开展,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临时工”在人事管理中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申诉的方法维持自身的利益。

(二)原编制内的员工离岗后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在原编制内的员工离岗后,事业单位没有有效的处理这些员工的人事档案,也会诱发劳动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以口头的形式对员工做违纪处理,但是这些员工的年龄过大,身体素质较低,往往会以“单位没有下达书面开除协议”等为由要求回复工作岗位。(2)单位下海经商的员工。部分员工采用“停薪留职”的方式后选择下海经商,并且为期满后也没有回单位上班;也有部分员工因为联系方式变化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取得联系,随着时间推移,事业单位会“自动”将这部分员工划分为离职员工。但在实际上,这些员工并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因此会回到单位要求回复岗位并享受待遇。

(三)改制成企业化后引发管理争议

事业单位主要涵盖了大量非营利性项目,包括文化、卫生等,在按照国家相关思想进行企业化改革后,这些单位的劳动关系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关劳动合同签约期限的问题。用工单位希望与员工签订短期合同,但是职工却希望与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劳动合同。(2)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员工都是知识分子,并且都有相应的职称,包括教师、研究员等,在改制之后,这些员工的工作岗位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薪资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由此也会产生劳动争议。

二、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创新策略

(一)加快学习劳动政策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实现劳动关系管理创新的基础点,就是要深入学习劳动法则,进而完善本单位的管理政策,及时调整劳动关系,才能有效避免劳动关系纠纷现象发生。对事业单位而言,如果在工作中出现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合同的变化,需要根据法律规章制度确定具体的执行方法,并严格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工作进行明确,保证整个单位的劳动关系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对于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指终止、续订等),应该按照具体约定予以执行,避免劳动合同流于形式。事业单位需要与职工之间签订双向合同,并能根究法律规定变化及时的变更劳动合同。对于按照法律固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需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但要避免出现随意解除合同的问题。

(二)走群众路线,发挥工会协调作用

工会在解决劳动关系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因此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可以发挥工会的作用,针对本单位自身存在的一些疑难点劳动关系纠纷问题,邀请工会参与解决;而对于工会而言,需要充分参考企业工会代表职工的诉求,并对企业所签署的协议提出合理化建议;事业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中,也可以按照这个渠道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同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针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改制问题,需要在根据相关制度确定劳动关系的管理内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参考工会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劳动管理管理制度召开员工大会,商讨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并适时征求员工的意见,这个范围可以涉及到合同内容、员工奖惩、劳工管理规章制度等。

(三)重视对劳动政策制度的宣传

当前由于事业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经常出现法律空白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纠纷问题频发。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在工作中需要重视编制管理,给予全体工作人员相同的待遇。同时在内部管理中,需要积极宣传《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条例》,在充分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对双方的劳动关系进行明确,在发现对方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立即处理,避免引发风险。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需要通过《劳动法》对双方的责任进行明确,开展全面的员工教育,也能避免劳动关系风险发生。事业单位劳动管理作为我国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劳动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劳动关系管理中,需要充分研究办单位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确保能在充分认识本单位劳动关系特殊性的基础上,对本单位的劳动关系进行明确,并且能不断增强员工的合同一式,避免劳动争议问题发生,切实维护双方权益。

参考文献:

[1]徐梅松.事业单位人员培训体系现状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119-120.

[2]王国芬.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管理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32-37.

[3]张冬雷.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析[J].才智,2016,06:207.

[4]籍祥魁.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冲突与化解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76.

作者:连洪涛 单位:荣成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上一篇:国企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 下一篇:社区体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