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分析

时间:2022-05-19 10:14:35

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分析

【摘 要】本文笔者根据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特点,针对建设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使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促进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特点;存在问题 ;控制措施

前言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期长、施工复杂等特点,对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施工期间有些方面还不完善,存在质量监管力度不够、施工质量不重视、后期养护不到位和一味要求施工进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1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特点

1.1 施工作业面小

相比其他工程施工,市政道路的施工作业面比较狭窄,施工路段不可以完全封闭交通,必须余留车辆通行的位置,而且很难制止行人在施工地的行走。市政道路里一般埋设了很多电、气、暖、水等管道设施,在道路施工时必须保证这些管道不受损,使市政道路建设更加困难、更加拥挤。

1.2 施工复杂

由于市政道路中埋设了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通讯、水和气等管道,在施工前必须明确知道各管道的分布位置,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使管道受损,这样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会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成本加大、经济受损。

1.3 施工工期长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有的处于人们密集生活和出行的位置,在建设时应尽量避免对人们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施工时,有的施工企业往往安装道路建设的进度对工期进行倒排,导致道路施工建设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

2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复杂的现场施工条件所导致的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相对其它工程建设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大多市政道路施工作业面非常狭窄,施工道路不可能对交通完全封闭,并且由于市政道路中埋设的各种生活管道使施工作业面更加狭窄和拥挤。在道路施工前必须首先确定各管道埋设位置,在施工时避免生活管道受损,以免对人们生活造成不便、加大工作量和经济财产的损失。

2.2 施工工期紧张所导致的质量问题。

由于市政道路在施工期间,施工作业面积小,并且施工时会产生噪声和很多粉尘污染,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时应考虑到诸多不利因素,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有严格的工期控制,降低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就容易出现为了赶工期而忽略施工质量的问题,造成市政道路质量不合格,对日后对道路的维护和修补带来很大困难。

2.3 转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法》中明确规定了工程施工是不允许转包的。因为转包过程中会导致工程建设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不能保证被转包企业是否有合格的建造资质,有的企业施工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素质低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不足,不能按规定工期来安排建设工序和施工进度,影响了建设施工进度,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转包现象是不被认可的,它不仅影响了道路施工质量,甚至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4 施工人员素质低

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人员主要为农民工,专业技能缺乏、素质普遍较低。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农民工虽然比较吃苦耐劳,但是完全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甚至未经过基本学习培训直接进行施工作业,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主要依靠平时经验,出现蛮干现象。因此,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很难保证,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难度更大。

2.5 高难度施工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难度较高的部位,加大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难度。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道路施工时回填土的表面凹凸不平,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第二,在进行路基基底压实时,压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第三,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地表下陷、坍塌、侧移等问题;第四,道路混凝土施工后,养护不到位容易使混凝土水分不足,表面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这些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增加了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难度。

3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完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机制

完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机制,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更具规范化与科学化。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道路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力度,通过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施工检测;第二,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期间,在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使道路建设有据可循,施工更加符合规范要求;第三,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允许的条件下,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测、实验,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核定的频率对道路施工检验数据进行抽查,施工管理人员还必须对施工企业的检测盒实验全程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检验工作做到位。

3.2 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任何工程施工前都必须设计施工方案,一个合理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是市政道路施工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市政道路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方案设计,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地段的各种生活管道所处位置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调整和部署,避免在道路施工期间损害管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3.3 市政道路施工杜绝转包现象

国家规定市政施工不可以转包,施工企业必须遵循着一规定,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来进行施工建设。对于转包现象应加大监督力度,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罚,杜绝这一现象发生,避免道路施工由转包带来的各种问题。

3.4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根据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合理分派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施工安全的培训,技术人员上岗前施工企业应对员工进行资格考核和认证。同时对非技术施工人员也应进行基本的施工技能和安全学习,从整体上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安全意识,由于施工条件艰苦,企业应尽可能的改善施工劳动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道路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3.5 对施工过程中的高难度环节进行重点处理。

对道路进行挖掘时,应把挖出的土及时运输至施工场地外,严禁施工机械在支撑上进行碾压,避免超挖土的回填土。在道路填筑前应先对路基基底进行清理,回填土进行分层压实时需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执行。在道路混凝土搅拌之前,混凝土拌合材料配比应合理,并且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按照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节,在搅拌过程中,需按照操作规范施行,保证混凝土浆均匀。在混凝土浇筑完后需要进行恰当的养护,并对混凝土表层洒水进行保湿,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 结语

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对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市政道路的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需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而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朱刚龙.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上一篇:LED照明灯在隧道中的应用 下一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特点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