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

时间:2022-05-19 09:53:41

试析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

摘要:新闻自由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形式,在行使公众知情权和社会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个别新闻媒体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也给公民和法人等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及其他相关民事权利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对新闻自由给予限制并对其侵权行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公民和法人的人身权利。

关键词:新闻自由 新闻限制 新闻侵权 预防措施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依法享有的许多基本权利。它既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公民的人身权、批评建议权、取得国家赔偿权等;又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如劳动权、休息权、财产所有权、受教育权等。至于新闻自由的规定,各国宪法大致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新闻自由概括在言论出版自由之中;二是明确规定新闻自由。我国关于新闻自由的立法属于前者。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说明新闻自由实则是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形式,所以,新闻自由有宪法依据,为我国宪法所保障。

新闻自由及其限制

所谓新闻自由,是指公民和新闻媒体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搜集、采访、写作、传递、发表、印刷、发行、获知新闻或相关作品的自主性状态。①由上述含义可以看出,新闻自由并不是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的专有权利,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关于新闻自由的内涵,台湾学者吕光认为应包括:1.出版前不须领执照或特许,也不须缴纳保证金;2.出版前免于检查,出版后除了负担法律责任外,不受干扰;3.有权报道、讨论及批评公共事务的自由;4.政府不得以重税或其他经济手段迫害新闻事业,也不得以财礼津贴或者贿赂新闻记者;5.政府不得参与新闻事业的经营;6.自由接近新闻来源,加强新闻,保障采访自由;7.自由使用意见传递工具,免于检查,保障传递自由;8.阅读及收听自由。

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和受制约的,否则这种自由必然侵犯另一种自由,从而造成社会的混乱无序状态。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新闻自由同样如此,行使新闻自由权的最大限制,就是不得以新闻自由为借口,侵害他人的私权,特别是人格权。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和干预主要来自法律,新闻自由只能是在法律下的自由。所以,世界各国立法在规定新闻自由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必要的限制,以防止滥用。比如,以最强调民主、自由的美国为例,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消息自由法案》,规定公民有权申请使用政府的文件、记录、政策声明等档案材料,申请如被拒绝可向法院;但同时,又划出九项“例外”,对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加以保密。当然,美国政府控制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定的渠道更集中、更有效地影响和控制公众舆论。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限制新闻自由的目的主要是从保护私权的角度,集中体现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不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在我国,近30年来,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活跃的新闻报道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但同时,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个别媒体背离职业操守,随意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不惜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大其词的评论以及假新闻、假图片来吸引群众眼球。这些不实报道和不当评论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及其他相关权利,于是新闻媒体侵权纠纷近年来逐渐增多。构成新闻侵权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内容失实,即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损害;二是评论不当,即新闻报道的内容虽然基本属实,但是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三是新闻报道内容失实,评论不当,致使他人人格受到损害。人格权是受宪法保护的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及民事法律对公民的人格权、名誉权的保护有着明确的规定,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以及公民安全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因此,要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利不受新闻媒体的侵犯,必须对新闻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

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防止内容失实。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报道失实。吴冷西先生曾说:“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之所以有力量是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政策。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新闻要提供大量的事实,让公众从中得出概念、结论、判断。”由此可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规律。所以,笔者认为,所谓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偏离客观事实,对事件作出了不客观、不准确甚至是歪曲的和虚假的描述。其中,我们把对事件进行歪曲和虚假报道的新闻,称为虚假新闻。单纯的新闻内容失实并不构成侵犯名誉权,只有该失实内容经传播后导致了被报道者社会评价的降低,名誉受损才构成侵犯名誉权。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认定内容失实?笔者认为,只有新闻报道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时候,才可认定为内容失实。因为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机构,不具有相应的公共权力,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广泛深入地查清事实的真相,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在个别细节上出现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如果过于严格地追究报道的真实性,新闻媒体将会为了追求事实真相而亦步亦趋,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或者可能刺激部分欠缺职业道德的媒体不择手段地挖掘爆料,导致他人权利被侵犯。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也规定:“文章反映内容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即只要内容基本真实,就可以免责。至于报道中某一内容与事实不符,是否构成内容失实,应结合该内容对被报道者名誉的影响来认定。如果该内容对当事人名誉并不构成影响,即使与事实有出入,也不构成内容失实。

新闻报道是为了实现公众知情权,知情权是当今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在许多情况下,公民的知情权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最重要手段,是要保障公民最大限度地从新闻媒体中获取真实信息的自由。而新闻监督是一种常见的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途径,对新闻界来说公众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新闻价值。这并不是说媒体为了迎合公众的口味,就可以哗众取宠、就可以夸大其词或者公开报道所知的一切信息,从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是要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真实地报道有关信息和内容,而且对公开的内容应当有所取舍,对涉及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公众利益与私事等不同问题,必须区别对待。尤其是对公众人物的采访应当将其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分开,尽量不打扰其私生活,避免给其正常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对公众人物私人信息的报道,要征得其同意,对负面信息的报道应有真凭实据。否则就会孕育纠纷,引发权利诉讼。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以防评论不当。所谓新闻报道的评论不当,笔者认为,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中存在侮辱诽谤人格的言论或者其他不恰当的评价。所谓“侮辱他人人格”,主要表现为用谩骂、丑化、嘲讽、污蔑、猥亵等恶意的言辞和形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和人格。一般不包括具体的事实,一旦涉及事实也并非虚构或捏造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解答》第八条规定:“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意就是,即使被报道者确实存在不当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客观上可能造成了其社会评价的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可以在评论中任意侮辱其人格。如果媒体发表了导致被报道者承受了与其不当行为不相适应的名誉损害的言论,那么媒体就应当对其不当言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某商家在促销中存在“以假充真”欺骗消费者的不正当行为,新闻报道评价为“骗子”就是侮辱人格之言论,构成了评论不当。所谓“诽谤人格”的言论,是指新闻机构或者公民捏造事实,散布虚假的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的言辞。例如,几年前《法制日报》某记者根据沈阳动物园两只东北幼虎被人盗杀的案件,写的新闻报道中有两句话:“这个见钱眼开的女人(提供破案线索者)为了刘建(犯罪嫌疑人)竟然抛家弃子,成了他的姘夫……”而事实上,文中的女人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未婚女青年,该记者的行为就是以诽谤形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属典型的评论不当。最后,他与其所在报社共同承担了民事侵权责任。所谓“不恰当的评价”,则是指评论本身无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但由于其对事实或行为定性欠妥当,损害了他人名誉的情况。近年来媒体中屡次发生的“媒体裁判”现象即是其中的典型。②

所谓“媒体裁判”,是指媒体对某些未经司法审判的纠纷或者事件作出具有法律效果的论断,且这种论断足以使公众相信具有结论性,如在新闻报道中称某人侵犯他人隐私权、某人犯了杀人罪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来作出的司法判决与报道相同,也属于不恰当的评价而构成侵权。这是因为,决定某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者犯罪等是人民法院的职权,司法审判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最终手段,其权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司法部门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尚未确定的问题,作为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机构,预测并报道司法程序中需要专门机关判断的尚无定论的案件,尤其是涉及某人的刑事犯罪及其责任问题,很显然,这是不合适的、是越位的。

因此,新闻媒体要做到对某个公众人物或某个事件进行公正的评论,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四点:首先,主观上具有诚意,立场要公正,出于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而不是针对某个人进行讽刺,避免辱人之嫌。其次,评论对象应是与社会公益有关的,而不是一味地探究他人隐私,否则这样做只能使新闻监督作用减小,新闻的社会价值降低。再次,评论用语必须准确,褒贬得当。最后,在对审判的案件进行报道时,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坚持舆论监督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相结合。为维护廉洁的司法、裁判的权威以及宣传法制和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闻侵权及新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常常表现为新闻侵权。关于新闻侵权的概念,学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新闻侵权,就是指通过新闻手段,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名称权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对新闻侵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一切因新闻侵权构成的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如侮辱罪),都称之为新闻侵权。狭义的理解是,新闻侵权是一种民事侵权,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新闻侵权。本文采取的是狭义说。即笔者所分析的新闻侵权是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来讲的。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有关新闻侵权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中。《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为保护公民、法人的人格权提供了宪法依据。我国《刑法》、《民法通则》也规定了侵害他人人格权、名誉权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此外,《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等,就新闻侵权行为方式、侵害的权利客体、侵权的救济手段等方面也作了规定。

根据我国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新闻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③1.侵害名誉权、商誉权的行为。一般包括新闻侮辱行为、新闻诽谤行为、新闻报道失实行为。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商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与名誉权是有区别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可见,对荣誉权的侵害是由法定部门非法剥夺形成的,而新闻报道不具有此项权利。2.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当新闻披露或宣扬他人隐私行为,非法利用他人隐私进行报道时,就构成了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3.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它一般包括将公民的肖像随意公开的行为以及在新闻传播中使用与报道内容无关人员的肖像行为。4.侵害著作权的行为。一般包括侵害他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前者如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后者如广播权、发行权等。5.侵害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它一般包括新闻报道不使用他人姓名、名称或盗用他人姓名、名称的行为。6.侵害信用权的行为。信用权是公民、法人维护社会对自己的信用客观评价的权利。侵害信用权的行为,是指新闻媒体捏造、散布与有关他人信用的真实情况不相符的言辞或者对与有关他人信用的评价进行误导的行为,即不公正、不准确陈述某些客观事实,对他人的信用状况施加不当影响。如虚构事实、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但却未作全面的报道等。当新闻媒体滥用新闻自由而侵害到公民、法人等被报道者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民事权利时,就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新闻侵权的预防措施

滥用新闻自由的,给当事人造成的侵害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以避免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熟悉新闻侵权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体现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点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做到采编分离,严格把关。特别是编辑要把好稿件的法律关,在对稿件进行审核时,把有可能出现不专业的地方、有可能引讼的地方都挑出来,将有可能侵权或被的新闻一开始就排除掉,以免后患。④

辨清新闻消息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不管新闻消息是来源于记者的采访发现、有关会议和材料还是读者的来信来电材料等都要搞清楚是否真实、合法。特别是消息来源的权威性,更应当重视。因为一旦有新闻官司发生,司法机关在消息来源权威性的认定上非常严格,这就督促新闻媒体和记者要对消息和材料的权威性引起足够的认识。

新闻报道要客观、中立,新闻评论应谨慎、公正。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做到不是先入为主,不预设立场;而是按照“平衡报道”的原则使各方意见、各方观点都给予报道,以避免不必要的诉讼纠纷。⑤在新闻评论时,要谨慎用语,勿用主观性过强的言辞。涉及他人隐私的内容,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并且要适可而止,否则很容易构成侵权,且易降低新闻的社会价值。

善于化解新闻报道引起的矛盾,耐心接待当事人,与人为善;内容失实时应尽快澄清,晓以利害;事态有所发展变化时,应跟踪报道;报道错误涉嫌侵权时,要及时更新,赔礼道歉。⑥

注 释:

①甄仪清:《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李杰:《论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中的“内容失实”与“评论不当”》,《法律适用》,2006年1~2。

③邱平荣、朱明飞:《新闻侵权及其归责原则初探》,《政治与法律》,2003(6)。

④⑤冯玉军:《媒体权利与新闻侵权》,《青年记者》,2009(7月上)。

⑥王军:《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对策及研究回顾》,《法学杂志》,2006(3)。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编校:赵 亮

上一篇:电视节目包装对电视栏目品牌的影响 下一篇:两岸四地广告中的方言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