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

时间:2022-05-19 07:19:53

试论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

【摘 要】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合理的进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能更好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和供热能力。本文就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进行了一些浅要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集中供热;混合回路;供热规划;热负荷

1.引言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迅速增长,供热压力越来越大,供热效果和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差。对城市集中供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和供热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众多供热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在实际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中,由于用户用热性质、用户用热需求、用户区域变化等原因,导致城市集中供热规划跟不上不断变更的用热需求,影响了城市集中供热质量和供热效能。

2.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常见问题

热能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商品,供热企业要将热能销售给用户,必须对供热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但事实上,由于供热企业以及一些社会原因,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合理规划并未能落到实处,不合理现象极为严重。

2.1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大组件,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整体规划时,所采取的是以建筑规划为核心的规划理念,这种规划理念以建筑作为核心,忽视了对地下管线的规划,使得地下管线混乱驳杂,电力系统、供水系统、通讯系统、排污系统等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涉及到整个城市居民,需要紧跟用户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地下管线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2.2供热效果不理想

在进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时,通常都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线路情况来进行规划建设,将供热系统管线铺设至用户所处地区。不过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虽然是根据用户要求和线路情况来规划的,但实际运行供热时,无论资用压头还是流量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要,供热效果不理想。此外,还存在二次网节能措施不当甚至未采取节能措施的情况,导致即便是资用压头和流量满足了用户需求,但实际供热效果依然不理想的现象。

2.3系统个体调节控制能力不足

虽然现在不少地区都已经不再采用单管垂直采暖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系统个体调节能力,但现有的城市供热系统调节能力依然不足,局部供热响应能力还需提高,无法更好的改善用户的供热效果,同时各楼层供热效果也存在差异,并造成大量闲置浪费。

3.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策略

3.1热源规划策略

当前大多数城市集中供热所采用的燃料均为煤炭,这种供热方式污染严重,初期投资大,供热成本高。热源是整个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核心,在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时,通常采用分散热源和集中热源两种方式。集中热源供热热源容量大,效率高,单位热量燃料消耗少,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多数城市均采用热源集中的方式。目前通常采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的方式来构建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热电联产的方式能更好的节约能源、提高电力供应、提高供热质量,其综合效益较高,为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所倡导。在规划热源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采用新的节能技术,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充分利用余热供热,提高供热网络化和统一化的程度,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能力,尽量避免小型燃煤锅炉作为热源。在能源结构上,应当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用新型供热方式。此外,热源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在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避免出现部分区域热源不足,部分区域热源过多现象。

3.2热负荷预测策略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负荷是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在进行城市供热规划时,供热面积是城市供热规划的基础数据,一般都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来确定。这一基础数据,直接影响着整个供热规划,因此在确定供热面积时,一定要认真研究详细计算,确保这一数据的准确、科学。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容积率、热化率、热指标等来对热负荷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城市热负荷增幅较大,且小区入住率难以预测,这给热负荷预测带来了困难。在进行热负荷预测时,要充分考虑节约建筑能耗,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节能标准进行热负荷预测,除了进行总量预测外,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建设发展情况,做好区域热负荷预测。对于用热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区域,还要考虑到这些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热负荷预测。

3.3热网规划策略

中心城市通常是热负荷较为集中的区域,但由于中心城区供热系统发展较早,供热管网相对老化,但中心城市热负荷却在不断增长,因此在进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时,要特别注意中心城区热网规划问题。在实际规划工作中,中心城区通常管线密集线位紧张,想要改造扩容极为困难,而进行管线改造则涉及到相关配套设施的改造更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供热规划时,供热管网的规划与铺设应当与市政道路工程规划紧密结合,改造也可以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统一规划进行。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热网资源,采用多热源联网供应的方法来提高热网的供热应变能力,更好的满足区域间和同一区域热负荷的变化发展。

4.结束语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工作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直接影响着供热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营能力, 因此在进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时,必须充分结合现有供热资源,优化整个供热系统结构,采用新的供热技术和供热方式,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紧密围绕用户供热需求和供热变化,节约能源,提高环保能力,以此构建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构建出节能、环保,附合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供热系统。

参考文献

[1]孙萍.探讨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6)

[2]安雷.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

上一篇:浅析电厂的技术改造要点及展望 下一篇:生态人居小区建筑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