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时间:2022-05-19 04:32:08

摘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本文就是从唯物史观中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唯物史观

1859年6月11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马克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集中表述了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这个表述的最后,他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指出了历史上“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读者和研究者通过序言可以了解到作者和出版者的意旨,达到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目的。

一、序言中的唯物史观的由来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看作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唯物史观, 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 找出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联系, 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我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武器。马克思本来是研究哲学、历史和法律的。只是在他主编《莱茵报》的时候, 遇到了“要对所谓的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这一难事, 才促使他去研究经济学问题。相反, 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而对物质生活关系的解剖, 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以后马克思开始集中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主义历史观中有几个基本的观点是需要我们牢牢把握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里马克思就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伟大的研究成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直被当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 在社会历史观领域, 一直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历史上有不少思想家,在研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时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这些不乏真知灼见的思想材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来源,但他们始终无法摆脱唯心主义。这些思想家往往是在自然观上还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一转到历史领域就变成唯心主义了。马克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发现时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而紧接着的一段论述,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有认识论上的意思,《序言》中的观点与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思想上是完全相承的。而在那里, 马克思是针对认识问题而言的。他的观点很明确“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显然是典型的反映论思想。

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唯物史观中不但谈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的原理,并且谈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这就是马克思对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的表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任何人的意志也不可能把它废除,而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冲突时,任何人、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它的变革。生产关系变了,全部思想关系即上层建筑或迟或早都会发生变革。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还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无知妄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绝不是谥之曰“传统论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任意否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总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促使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中国银行助力新晋商金融发展 下一篇:俞翠萍的核桃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