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方案的编制

时间:2022-05-19 02:01:1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方案的编制

摘要:以中建•御和天下工程方案编制为例,简要介绍了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相关分项工程方案编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方案编制;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安排;施工工艺及要求;安全保证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zhongjian • yuhettianxia project pla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ramming of construction sit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notes.

Key word: planning; basi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quirements; safe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第一章 方案概念及意义

1、施工方案是施工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编制的实施计划及相关策划,包括:

组织机构方案(各职能机构的构成、各自职责、相互关系等);

人员组成方案(项目负责人、各机构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等);

技术方案;

安全方案;

及现场保卫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

2、方案的意义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对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并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甚至会影响全局的关键单项工程(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顺序与工艺流程;兼顾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的施工机械。是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编制,经过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佳的结果。对于工程项目各职能部门而言,方案具有指导工程、质量、安全等部门开展工作的作用,并对于商务结算起到辅助作用,经过监理单位审核过的方案,在经济层面上是具备结算辅助效应的。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3.1.2规定: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3.0.1规定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用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等;而这个标准和体系均集中体现在施工方案之中,并且还有专门的GB/T文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第二章 方案的编制依据

1、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可以概括为几点:图纸、合同、地勘报告(属于设计文件)及规范规程标准等。

规范规程标准有国家标准(如GB50204)、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图集、企标等,它们之间的相互顺序是后者应高于或等于前者,而不能低于前者。

如中建二局的企业标准就不能低于国标和行业标准,同样也不能低于地方标准及图集要求。后者高于前者标准主要体现在数据的严格要求和规定的细节描述方面,如:《唐山市全装修分户验收实施办法》中规定:内墙饰面砖检查数量为:每自然间内400-500mm按梅花形进行敲击,阳角处全数检查,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做的如下规定:相同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房间每50间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抽查10%且不少于3间,这就体现了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又如,公司规定,京津唐室外大气温度低于-15℃时,不允许浇筑混凝土,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并没有此规定,这一点则体现了企标高于国标的特点。

2、不同的方案编制依据应有侧重,如塔吊安装及附臂、模板方案等偏重于安全,像测量及试验方案就侧重于具体的操作规程。现场出现的所有分项工程及主要材料均有相应的规范规程。

以塔吊基础的方案编制依据为例:

《御和天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提供地耐力参数;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提供土方施工依据及钎探依据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受力计算等;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解读塔吊设计原理及不同规格塔吊特性;

《御和天下施工图》,确定基础位置及附臂位置的依据,确定塔身同结构构件的相对位置及关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塔吊基础浇筑提供理论依据;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为塔吊基础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塔吊性能参数表》,确定相关塔吊参数,力矩等限位及塔吊基本性能,吊次能力。

再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例: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地质勘查报告》

图纸

建筑A001——A003 2012年6月A101——A1112012年6月A2012012年6月A301——A3072012年6月A401——A4032012年6月A101-S——A107-S2012年6月结构结总——001 结总——0022012年6月S1——S39A101——A5012012年6月设备E-000-01—— E-000-052012年6月E-101-3——E-109-32012年6月E-201-3——E-209-32012年6月电气N01——N062012年6月N101-1——N101-3 N102-1——N102-9 N103——N1042012年6月水暖水施-01——水施-152012年6月

主要规范、规程

类别名称编号国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锚杆喷设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行业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主要行业标准(不具体叙述)

主要法规(不具体叙述)

企业标准

《全面管理手册,编号:SBC·3·QESMS·01-2011》,版本:C。

总之,编制依据要全面,具体。

3、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比较常用的规范有以下这些: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前期可以多看一些质量验收的规范,而后可以多看一些行业类的规范,这样就遵从了一个从具体到概括、从实际接触到扩展学习的一个过程。

中建•御和天下项目规范如下,资料员处记录:

第三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可根据方案类别进行叙述,一般包括工程总体情况,建设情况,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及结构形式等,无关的工程概况尽量不要出现在方案中,以免拖沓。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况要全,这也是施组要求编制的内容所决定的。

2、工程概况里一般还需要介绍针对本分项工程而言项目所具备的一些特点、重点及难点,如在编制中建•御邸世家项目的塔吊安装方案时,就应着重介绍场地的问题,因为基坑开挖后四周无施工道路,所以安装的组织要在基坑内进行,这个情况就直接影响到了方案的编制方向,所以在工程概况中要清楚地介绍,说明场地狭小这个具体问题。又如在水泥厂项目编制模板方案时,就要在工程概况中对熟料库的个别结构形式做单独的讲解,因为竖向输送管道的固定梁要挑出主体结构四米甚至更远,梁的界面尺寸非常大,有700mm×2000mm大小,而且在距地40多米的高度浇筑,外挑四米甚至更远,这一处的支撑体系显然需要单独设置,那么这个固定梁就需要在工程概况里提一下,以免整个方案缺乏针对性。

3、工程概况里还可以介绍一些有别于常规工程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情况。如编制文明施工方案,你在市区还是山区,这个显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工程概况在方案中是被弱化的一个环节,很多人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工程概况这一个环节是被直接copy的,而审核的时候也很难说这是个错误,但没有针对性的工程概况就削弱了方案的针对性,而这一项能够充分反映个人对编制方案的理解和认真程度。

第四章 施工安排及准备

1、施工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施工部位及工期的要求;

劳动力组织与职责分工(需要多少人,这些人是谁负责等等。一般来说,劳动力组织是需要精确计算的,根据我们工期的要求及现场机械、场地情况,单位工程的工程量是我们劳动力组织的基础,比如3-3#楼标准层单层模板的接触面积是1620㎡,墙体模板接触面积为1156㎡,不分段的情况下要求5天一层,而考虑非等节拍流水作业,模板工程只有1.5天施工时间,要求对劳动力进行计算,我们就可以参考河北省定额进行粗略的计算,每个定额工每天可以大概施工多少面积模板,也可以根据市场班组实际工效情况,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的作业人数,同样也可以参照企业劳动定额进行计算等)

2、施工准备一般包括:

技术准备(图纸、方案、交底等);

机具准备;

材料准备(模板方案如:木方、管件、扣件等,这些的进场时间和进场数量也同样是需要计算的,混凝土方案的搅拌站及备用搅拌站等)。

3、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措施

如是否采用全钢大模板还是采用散拼木模,各部位用材料的需求数量及施工方法等。

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要求

这一章是重点,笔者从中建•御和天下工程现场的几个主要的分项工程来分别叙述一下,结合现场与规范要求,尽可能的通过共同学习从而编制能够直接指导现场施工的方案。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该施工方案的时候要首先熟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两本规范,去大概地熟悉对于防水卷材原材料的要求,现场施工搭接的要求以及操作环境的要求等。

首先明确工程防水的等级是几级(50108中表3.2.1及表3.2.2中对不同的防水等级及适用范围有规定,当然这个是设计单位的事情,但我们也必须了解,又如车库外墙防水等级为什么是P8不是P6,这个在50108中表4.1.2中也有规定。其次明白进场材料是否合格(最重要的就是见证取样,有几个概念,如拉伸性能及低温柔度、不透水性能,这些特性的要求都应该满足),只有合格的材料才可以进行使用;

第三,施工卷材的环境,50108中4.3.13规定: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热熔法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这就是为何冬期项目停止施工卷材防水;

第四,卷材施工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搭接宽度,50108中4.3.14要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为100mm,50208中4.3.20要求,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这个是我们在施工中检查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圆弧角,50108和50208均有规定,而且质量验收规范对于加强层的宽度有更严格的要求,前者是300-500,后者直接是不应小于500,这个工程量相差的就很大(当然项目以面积结算,但对于 包工包料的防水队伍就不同了),卷材铺贴的方向为什么不能垂直,50208中4.3.6要求,两层卷材不得垂直铺贴,上下及两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2-1/3幅宽。另外50208中4.3.8还对热熔施工做了规定。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仔细研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101图集,特别提醒一下是11G329图集,对待节点的描述是非常详尽的,但是图集适用范围是小于规范的,所以对于钢筋工程的基本知识,还是要先从规范入手,这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建设是有益的,而且钢筋的精确了解应从设计规范深入开始。

50204-2002 2011版相对于50204-2002在钢筋工程上做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5.2.2中规定,无设计要求时,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和斜撑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带E的钢筋,强屈比和屈强比没有变化,均是不小于1.25和不大于1.30,但是增加了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的要求,这个很重要(实验室一度做不了试验)。

对于钢筋加工,节点的做法,非常多,也不能一个一个讲,但请大家记住一个基本的锚固长度,记住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节点,而且基于11G系列图集多加学习。

另外公司对于直螺纹连接比较重视,可参看《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其中对几级接头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中直螺纹接头本身保护层为15mm,间距为25mm,而且公司对丝头位置的钢筋检查严格,要求不能出现连接真空,必须用砂轮打磨平整,检查用环规和止规,俗称子母规。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对现场钢筋加工及绑扎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马镫铁的设置,绑丝的要求,绑扣的设置等均有描述,但工艺标准和施工手册均不得作为编制方案的依据,只能作为参考。

现场钢筋的设置50204中5.5.1规定,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这个是所以施工的基础,属于隐蔽工程,非常重要,属于强条。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时候要看的规范比较多,因为这个涉及到重大的安全问题,参考规范如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6-2011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11

8安全带GB 6095-20099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009年5月13日

10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编号C

其中50204中4.1.1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如何能够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模板方案的根本,而这些概念能不能在施工中被满足,需要的是PKPM的验算,PKPM是中建科技研究院的一款计算软件,公司有外网端口,可供项目使用,随规范更新而更新。计算包括模板、塔吊基础、外架、降水、护坡等等。

中建·御和天下项目的模板计算书共有17份,报公司后删除了几份,保留了梁支撑体系和柱模板及最高的墙体模板计算书,也就是说方案中体现的数字是经过计算的,而且是一个接近不合格边缘的数据,比如说墙体模板对拉螺栓的间距是450*450mm的,就是因为500mm在计算值时无法满足要求,所以现场私自改变一些参数是有非常危险的。而且现在的木方尺寸均不足尺,产地大部分来自澳洲,生产速度快,刚度小,而且钢管的壁厚执行的是负偏差,甚至是非国标的,这些因素均会产生方案的离散性影响,所以说不按照方案执行是很危险的。

在现场施工中,我们经常会强调几点:扫地杆的设置、梁下立杆的设置、U托的露丝长度、立杆自由端长度等等。 JGJ166中6.2.1规定,扫地杆距地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现场碗口是非标的,但基本符合要求);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700mm(验算)。施工模板安全《建筑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1.9.2规定可调支撑的外露长度不得大于200mm,外径与钢管立柱内径不得大于3mm。而梁下立杆的设置是因为尽管是200*500的梁,无立杆的话计算不过去,而且必须加立杆,且6.2.4中规定,梁下立杆可采用独立支撑的方法,且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另外,支撑立杆必须落地,这个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施工模板安全《建筑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3.3.4规定,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这个是黑体字,强条。有还一点值得注意,梁模板支撑完毕后混凝土浇筑应从中间向两边浇筑,浇筑厚度不宜大于400mm。另外,《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3.12.3.2规定,立杆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垫板,垫板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日常要求的垫木也是有章可循的。

公司对于模板施工也有很多规定,其中工艺卡中有接高处混凝土模板下挂,穿墙杆眼防水封堵等,这个是我们项目明年施工要重点控制的。尤其是模板下挂,工艺卡要求50mm下挂,并利用下层墙体螺杆眼进行有效拉结。

顶板及墙边均符合计算要求后,模板工程有一个数据检测标准,这个在这就不多说。但模板工程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尤其是阳角处混凝土漏浆,应严格按照方案加设海绵条,还有墙体模板下口,应按照方案进行砂浆封堵。这些在规范里是没有的,但我们还可以参照成熟的工艺标准来指导施工,并且方案应该体现,并且应着重体现。

模板方案有时候需要专家论证,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3.12.3.1规定,支架搭设高度8米以上,跨度18米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另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进行核算,确定板厚在0.35米及以上、梁截面在0.55平方米及以上、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均属于高、大模板支撑范围内,这两处不可混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模板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

脚手架工程方案

脚手架方案属于项目的比较大的一个方案,主要也是因为外架施工比较危险。JGJ59中3.8.3.1规定:架体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架体搭设超过规范允许范围,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这个就是安全性方案和普通方案的区别,没有哪本规范写混凝土施工必须编制施工方案的,但设计到安全的如:塔吊、吊篮、外架方案均明确要求编制专项方案,且审核。

脚手架方案编制需要参考的规范很多,以本工程方案为例:

1《碳素结构钢》GT/T700-2006,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003版,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6《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2006,7《安全网》GB5725-2009,8《钢丝绳夹》GB/T5976-2006,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1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14《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手册》2010年版,15《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共15项之多。虽然有的规范参考的内容不多,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钢丝绳卡》,薄薄的几页规范,却规定了很重要的内容,我们的钢丝绳卡如何设置,设置几个,方向如何,非常重要。虽然公司有规定,钢丝绳不得参与外架悬挑型钢受力计算,但还是起保护绳的作用,而且卸料平台的受力绳就是靠钢丝绳卡在发挥作用,但凡是涉及到安全的东西,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布置落地架和悬挑架,落地架也需要计算,计算包括的内容有:管壁厚、间距、排距、步距、连墙杆距、跳板设置层数、地基承载力等。

计算的钢管壁厚要和进场的钢管壁厚一致,以保证安全,现在因为扩大劳务分包,脚手架管件均由分包承担,壁厚有的甚至只有2.8,而且不均匀,所以材料进场应验收,尤其是涉及到结构及人身安全的材料。且规范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中6.3.1规定,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6.2.3规定,主结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6.2.4规定,脚手板外伸长度不大于150mm,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另外,临边防护也有相应规定,7.3.12: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栏杆内侧,挡脚板高度

不得小于180mm,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JGJ130对外架搭设介绍的非常详细,大家可以多学习,公司的安全防护图册也是根据类似规范编制而成的,掌握了规范,就能保证对公司防护图册的基础理解。

挑架最重要的是计算,公司2012安全防护图册要求:外挑型钢必须为工字钢,安全钢丝绳不小于14mm,地锚环直径不宜小于20mm的圆钢,而通过PKPM的计算,双锚环直径12的钢筋即满足要求,而现场选用的是比20mm小的直径14mm的圆钢地锚环,型钢还有槽钢,其实这些是不符合规范精神的,JGJ130中6.10.2规定,型钢悬挑梁宜选用双轴界面对称的型钢,钢丝绳吊环应用HPB235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且规定后锚环必须是双锚环,以前都采用的是单锚环。型钢挑架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型钢的外挑长度,内锚尺寸,型钢的规格型号,挑架的搭设高度,排拒,内排架距墙体的距离,连墙杆设置间距,钢丝绳拉点距离,脚手板搭设层数,建筑还是结构脚手架等,通过这些参数和内容,计算出你所设计的架体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中建·御邸世家工程的脚手架排距是1米,同样是16的槽钢,这边为什么不设置成1米而是800,就是因为钢丝绳不得参与受力计算(而且现场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所以只能把排距减小200mm,把距墙距离减小100mm,JGJ59中3.8.3规定,钢梁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1.2倍,现场所用的槽钢为4米长,经过计算排距为800mm时最大的外挑长度为1.66米(大角处型钢),刚好满足这项规定。

另外,连墙杆的设置非常重要,JGJ130中7.4.2黑体字规定: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用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杆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杆件加固。水平兜网及剪刀撑的设置均有相关规定。

分项工程的方案就简单的列举这几项,把规范和现场还有方案做了简单的联系。方案的每一处均有来处,技术部门工作的严谨其实就来自于对图纸、规范及其他文件的解读,口口相传尚需要严谨,落实到纸面上的方案则更需要推敲。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方案一般意义上而言都需要安全保证措施,如何保证工程杜绝死亡事故的发生,如何控制重伤及轻伤率,均需要方案的报价护航。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危行业,有效的文字是保护我们的重要依靠。

安全保证措施一般分为几个方面:人员保证、施工过程保证、季节性安全措施、监测监控以及维护措施、应急救援。

人员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1.3规定,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均需要持证上岗,且证件不得过期。并规定了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了对管理人员的交底和分部分项交底,从而也保证了其他几个方面。

JGJ59中3.1.3.6规定,工程项目部应针对工程特点,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对现场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培训、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及相关器材和设备。

图6.1生产安全施工处理流程

[作者简介]韩勇,男,1984年7月出生,助理工程师,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王建林,男,1983年2月出生,助理工程师,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上一篇: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再探讨 下一篇:浅究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