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学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5-19 10:15:05

小议教学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这里的教学距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教学空间距离和教学心理距离(也称为师生情感距离)。作为一名一线中学教师,我深感二者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前、后排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发现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就是前几排的学生比后几排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同时,前几排的好学生也比后几排的好学生多。前几排一般坐的都是个头较小的学生,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浓缩的是精华”,当然不是,个中原因就在于“距离”。

我做过几次这样的试验,将前三排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与后两排中等生的座位调换,然后观察他们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如我所预料,经过一学期后,这些好学生学习成绩变化不大,而那些中等生却有了明显的进步。继续观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原来的这些好学生,其中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那些中等生中,有几个学生在继续进步,个别学生在基本保持第一学期结束时的学习状况下,进步不明显。因此,笔者一边继续观察研究,一边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空间距离小,学习质量好;教学空间距离大,学习质量差。究其原因,前几排的学生,由于在课堂上与教师的空间距离小,小动作、思想抛锚等现象就少。并且在出现此类问题时,能及时被教师发现、制止。这样,同学之间的不良干扰也随之减少。然而,在后几排,情况却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就是在大学课堂和成人培训中,依然如此。鉴于此,笔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也不固定地站在讲台上,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时间在教室里各处走一走、站一站,多创造一些机会去接近后几排的学生。这样,总体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完整的教学系统应该包括师生关系、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及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本文要谈的另一种教学距离――教学心理距离。

很长时间以来,学校工作一味强调考试分数,强调智力发展,各校教学竞争愈演愈烈,其结果:学校如同监狱,教师就像看守,学生们是在学习如何做驯服的囚犯,因而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忽视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但凡是与学生关系相处融洽的教师,他所任教的课程,学生总是学得比较好。反之,与学生关系相处紧张的教师,他所任教的课程,一般来说,学生就学得较差。究其原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个性是否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否关怀,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和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任何一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他们是一些正在成长着的生命,期待着教师倾心的培育和教导,才能各自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就会非常贴近,学生发展的情感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亲切和信任,会毫无顾虑地把教师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无论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还是“解惑”方面,他都会很乐意地接受。而且,学生为了得到他心目中喜欢,甚至崇拜的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赏识和更多的关心,他会更加努力于这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以这样说,当教师给予学生阳光时,学生就会灿烂,当教师给予学生雨露时,学生就会饱含滋润。理所当然,这样做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提高。

正因为如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坚持以下几点:其一是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其二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明确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其三是经常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和教育学生。其四是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增加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对部分家长进行教育,增强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才进行家访,这样一般会激起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其五是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吝时间、金钱和精神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亲切的,一个真正的人,是所有学生、所有人的学习榜样。

教学心理距离,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表面上看,这个距离是由师与生两点决定的,但由于教师的主导性因素,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个距离的远近关键还在于教师。正如美国学者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教师强制的学习“囚徒”。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教与学之间总是存在距离,缩小教学距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教学空间距离和教学心理距离中,教学心理距离所起的作用比教学空间距离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教学心理距离比教学空间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缩小教学空间距离,而且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缩小教学的心理距离,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洞子初中)

上一篇:粉饰太平,无益可废 下一篇:自主“编辑”教材,适时地进行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