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9 08:20:43

蜡染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蜡染是我国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目前西南地区蜡染发展经历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震荡、传统文化的动摇和涣散所引发的危机,其发展出现异化。本文从本学期课程所学及之前研究对蜡染在发展中如何保持传统,又如何融入现代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蜡染;传统;结合;符号

在现在的设计中,原来越多的出现设计文化之说,设计文化作为一面镜子,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不同的民族,便有了不同的设计文化。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等的集中体现,民族个性与风格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由来已久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设计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审美意识;二是设计的表现形式。在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背景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发显得重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就成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笔者来自贵州,对于贵州苗族、布依族蜡染文化有一定研究,故此处选择贵州苗族、布依族蜡染作为典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可用参考。

一、蜡染艺术的特点

蜡染是我国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蜡染不是由某一个民族单独创造,而是我国西南地区多个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如苗族、布依等民族都会熟练使用蜡染这项技艺。蜡染技艺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认识它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认识蜡染,从而更好地保护它、发展它。具体说来,蜡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民族性。蜡染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验技术的积累,具有民族性。而蜡染的图案丰富多彩,不同的图案就有不同的涵义,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蜡染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也是蜡染受到中外众多人士追捧的重要原因。

二是蜡染既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也是文学艺术。蜡染整个工艺制作过程中的多道工序共同构成了蜡染这门技艺,具有一般手工技艺的特征,如对图形的传承性、对人的依赖性、地域性等。而其中图形构造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的创作,作者独创性的构图就是一幅艺术作品。蜡染独特的魅力还表现在“冰纹”上。相同图案的蜡染会产生不同的冰纹,可以说每一幅蜡染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是传承性与创新性。蜡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广泛流传于民间,满足家庭所需,具有世代相传的传承性。同时蜡染又具有创新性,而构图就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工序,体现了个人的设计水平、艺术造诣以及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传统的蜡染匠人从不打底稿,直接作画。

二、美学视野下蜡染与设计的结合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运用

文化内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蜡染也同样如此。艺术作品无论是现代的还是民间的,它都离不开这一共同特质——文化底蕴的支撑。比如齐白石,他的很多题材是典型的民间题材,如清供图、四喜图等。再如民间八吉祥的盘长图案,被现代艺术家加入现代设计元素设计为联通公司的标志后,立即彰显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著名蜡染艺术家洪福远先生的作品将这一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与几千年文化融为一体,造就了其作品的独具匠心和深刻内涵。正是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才能走出西南,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认可,保持作品的独立个性而经久不衰。作为现代蜡染,如果现代人仅仅是把表面的东西改造一下,移植一下,而不从更深层次的地方进行生发,就不能感动人。艺术家不同于画匠,作为现代蜡染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专业化的角度去对其进行提升,那才具有广阔前景和生命力。现代蜡染技能技法上的创新主要包含了对蜡染这种传统二维平面艺术形式在现代概念上的空间感的传达;对二维平面上可视性的拓展;平面上符号、颜色及形状的价值的研究;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媒介及材质的理性控制、支配和对画面意念的完美实施;围绕可视图形进行总体框架和多种细节的反复再现,将视觉重组,把解构了的基本因素融入自我的呈现之中···这样的发展思路本身无可厚非,但目前的现状是:这种种创新大多流于形式、深入不到核心层次而显得浅表,甚而有些呈现往往没有任何文化支撑,纯粹是东施效颦,致使一些从事专业现代蜡染艺术家们苦不堪言。

(二)现代艺术手段的吸收与创新

要敢于将民间工艺美术的符号语言再构建。虽然在构建的过程中,视觉上、语言上、符号上有了较大改变。发展传统通常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将传统中优秀部分加以发扬、保留、延续下去并加以补充、丰富;另一种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但这条路风险较大,但民间艺术中,被认为是失败的一部分今后也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发展传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间艺术需要整理,更需要创新。现代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分析、借鉴、学习,必须深入到核心性的精神层次,所以对于民间美术的原型符号必须进行解构,解构之后才有重构的可能。比如说蜡染里面的冰纹,民间认为一幅蜡染如果冰纹多了,这画就费了,蜡斑多了也是废品;另外,传统蜡染里面本身没有大红大绿,民间蜡染都是蓝色的、白色的。但如果我们应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进行扩展,从技法上吸收民间并做扩张,借鉴西方绘画中的肌理效果,将冰纹应用成蜡染中的肌理,但它的载体还是传统的土布或者棉布,不应脱离它的载体,让它们的整体在蜡染画面效果形成一种随机性,偶然性,甚至运用现代色彩大胆表现,那就是一种现代意识,是现代人心灵所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通过蜡染这种工艺程序把它表达出来,就给人们一种直接的感染力,,它不是让人只看到蜡染技巧,而是看到了一种画家要表达的心理世界,那么画上的裂痕、冰纹、色彩的斑驳感,色彩的多层次混合造成的效果就把民间的具体语言变成了自己的一种艺术创造,就变得十分生动了。

(三)冰纹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

从艺术角度审视冰纹的价值,冰纹的使用因现代人的审美发生变化而显得更加重要。现代的蜡染艺术家将冰纹的使用作为一门艺术特色加以重视,冰纹的使用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审美中心,冰纹的控制更是众多艺术家主要攻克的难题。从文化角度审视冰纹的价值。冰纹是蜡染艺术的独特产物,蜡染艺术也因冰纹的存在而具有一种非凡的人文魅力。正如“中国红”、“青花瓷”这样的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一样,冰纹是蜡染文化的灵魂。将冰纹元素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是蜡染艺术的灵魂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三、总结

蜡染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艺术之花,富有民族特色,“蜡染艺术热”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信息化、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如何传承蜡染技艺和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尝试将传统蜡染与现代工艺融合,在图案特点、颜色、工艺、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拓展蜡染艺术的视觉张力,开拓设计思维,设计出科学与艺术、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蜡染,为保护蜡染出一份力,也愿蜡染在传承与发展中开出灿烂的文明之花。(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洪建.染的双重性格[J].美与时代,2004(5):53-54

[2]陈宁康.蜡染在当今英国的发展[J].装饰,1990(2)

[3]杨鹃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0.

[4]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

[5]李雯.蜡染冰纹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J].安顺学院学报,2011.10

上一篇:非常村上春树 下一篇:浅析标志设计中具象图形的发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