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新近系地层时代探讨

时间:2022-05-19 07:21:13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新近系地层时代探讨

【摘要】准噶尔盆地新生代地层在盆地南部最发育,最完整。关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地层时代现常用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9)为标准。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安集海河组,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古生物、构造、地磁等各方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地层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特别是部分层组的形成时代提出了新的观点,现将主要结合准噶尔南缘构造特点及其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对古近-新近系中的紫泥泉子组、安集海河组、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的形成时代进行简单探讨,供商榷。

【关键词】地层时代;古近系;新近系;准噶尔;新疆;

一、区域地质背景

准噶尔盆地南缘行政区划上分属新疆沙湾、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乌鲁木齐、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吐鲁番等市县所管辖,横跨天山山系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构造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隶属于准噶尔地层区,南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分区,分属于玛纳斯地层小区―伊林哈比尔尕地层小区和吉木萨尔地层小区―博格达地层小区。

在白垩纪到古近纪(渐新世),准噶尔南缘处于山前坳陷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坳陷并接受巨厚内陆河湖沉积相杂色碎屑岩沉积为主体,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初期,由于受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的强烈碰撞,其巨大推动力促使天山山系的进一步褶皱隆升和博格达沿基底断裂呈楔冲断块整体抬升以及准噶尔盆地的最终形成。古近-新近纪特别是新近纪是准噶尔盆地形成的定型期,该时期以较强烈的坳陷并接受巨厚沉积为特征,发育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安集海河组,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

二、常用准噶尔盆地南缘南缘古近-新近系地层时代

本区古近―新近系以玛纳斯小区发育较好。现常用地层时代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9)为标准。

1、紫泥泉子组

紫泥泉子组系新疆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创名,创名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玛纳斯县紫泥泉子附近。指整合于安集海河组之下、东沟组之上的属河湖相紫红、褐红色为主的砂质泥岩夹灰红色砂岩,底部为砾岩或石灰质砾岩的地层,以底砾岩的出现和颜色的改变为划分标志。本组时代归属于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这是目前新疆地质界较为统一的认识。

2、安集海河组

安集海河组系新疆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创名,创名地位于准噶尔南缘沙湾县南安集海附近,原始定义为一套湖相沉积,多为灰绿色泥岩夹泥灰岩、砂岩薄层及介壳层,早年有下绿色岩系之称。它与下伏紫泥泉子组为连续过渡关系。本组时代较多的学者认为归属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

3、沙湾组

沙湾组系新疆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创名,创名地位于沙湾县霍尔果斯。指在塔西河组之下,安集海河组之上的一套河湖相棕红色、褐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以及含团块状灰岩和灰绿色砂岩、砾岩组成的地层系列,宏观上具有褐色外观,故有褐色岩系之称。本组时代归属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

4、塔西河组

塔西河组系新疆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创名,创名地位于玛纳斯县塔西河乡吐谷鲁背斜。指整合于独山子之下,沙湾组之上的一套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泥灰岩并夹有介壳灰岩薄层,下部多为杂色泥岩,底部有灰绿色砾岩。本组时代归属于中新世。

5、独山子组

独山子组系新疆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创名,创名地位于奎屯县南独山子一带。指下更新统乌苏群之下、塔西河组之上,以棕色外貌为特征的棕色、褐红色、褐黄色、土黄色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夹砂岩及砾岩的地层,且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砾岩增多,以砂砾岩与泥岩互层为特征。本组时代归属于上新世。

三、地层时代讨论

紫泥泉子组归属于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这是目前新疆地质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本组由于化石较少,仅存化石来判断地层时代难度较大,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发生了3次较大的转变过程,分别对应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且根据在准噶尔盆地南缘露头和钻井剖面的紫泥泉子组中新采获的介形类、轮藻化石、孢粉化石,紫泥泉子组的时代应为晚白垩世至中始新世。由此通过构造阶段及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看出紫泥泉子组的时代应更早,从晚白垩世开始至中始新世。

安集海河组形成时代较多的学者认为归属于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是由于其中含双壳、介形类化石广泛见于我国南方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地层中。从安集海河组含沟鞭藻确定的地层时代为中至晚始新世,而磁性地层学分析则为渐新世中至晚期,但结合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初期存在强烈构造活动来分析,安集海河组的时代应从始新世晚期开始至渐新世中期。

沙湾组时代结合其中所含介形类化石及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初期构造阶段来看应属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

塔西河组由于其中所含介形类及双壳类化石均见于我国中新世地层中,且本组形成阶段处于沉积物快速堆积,构造活动并未发生剧烈变化,形成时代应归属于中新世。

独山子组由于其中所含介形类化石均见于我国上新世地层中,且通过地层对比可确定其应属于上新世。

四、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的形成时代应自晚白垩世开始,较之前的划分时代古新世要早。安集海河组的形成时间应自始新世晚期开始至渐新世中期,较之前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时间更长。

(2)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地层时代结合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特征与之前确定的地层时代一致。

参考文献:

[1]蔡土赐,孙巧缡,缪长泉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12-124

[2]季军良,朱敏,王旭等.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地层时代研究[J].地层学杂志, 2010, 34(1):43-50.

[3]方世虎,贾承造,宋岩等.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成份特征与构造期次[J].地质科学, 2007,42 (4):753-765.

[4]杨景林,沈一新,商华等.准噶尔盆地南缘露头区紫泥泉子组介形类动物群及时代归属[J].古生物学报, 2012,51 (3):359-369

[5]杨景林,沈一新.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的时空展布及成因解释[J].地层学杂志, 2004,28(3):215-222

[6]师天明,周春梅,顾新元等.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 2007,28 (1):67-71

[7]周春梅, 程金辉,阿丽亚・阿木提等.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安集海河组中段上部的地质时代与古环境意义[J].地层学杂志, 2012, (4).

[8]杜治利,王清晨.中新生代天山地区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J].地质学报,2007, 81(8):1081-1101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探析 下一篇:高流动性超早强混凝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