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盛 沉浸在水晶的十度空间

时间:2022-05-19 02:17:07

水晶拥有独一无二的纯净通透感,可以散发出神秘莫测的光泽,但是与当下白玉、翡翠十分火爆的收藏市场相比,真正专一的从事水晶雕刻的艺术家凤毛麟角,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沈德盛一直坚守着水晶雕刻的创作,他认为水晶在不同光线下发出奇幻瑰丽的光芒正是他所迷恋的源头,也成为他创作充满激情的原因所在。

1976年沈德盛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学习,毕业后从一个学徒工起步,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人物件的雕刻,刻苦钻研技艺,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1990年,他在雕刻界崭露头角;2006年,被中国宝石协会评为第2届全国玉石雕刻大师。“我的技术是朱宁芳和萧海春两位老师传授的,朱宁芳强调人物造型的张力和运动感。体现生命力,而萧海春老师则提倡人物造型的内在力,宁静、安详体现雍容华贵,在静态中反映思想。他们二人对我的影响很大,从他们那学到的造型设计和雕刻技术让我终生受用。”

沈德盛早在1989年就开始从事水晶雕刻,之前也曾雕刻过翡翠、白玉。他认为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殊的生命语言。翡翠的雕刻语言主要是根据颜色的分布来设计。要把最好的颜色表现出来。白玉的特性是温润、浑厚,不能做得太有棱角,要能够把玩,最好带些古意。因而白玉雕刻作品不适合太具有现代性,这会违背材料的特性。在中国,水晶的历史很悠久,但是以饰品居多。真正出现水晶雕刻艺术品是在清朝,然而那时水晶的创作还只是采用了玉雕的方法,并没有把材料本身的特质发挥出来。其实水晶这种材料很时尚,所雕刻出来的作品能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在国际上。水晶的历史也很悠久、运用很普遍。大家耳熟能详的丹麦安徒生童话中的“水晶鞋”,还有吉普赛人把水晶作为一种神秘的能量;在近代水晶运用比较普及的有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波兰等国。

水晶材料具有时代感,表现手法多样,具有丰富的光效应,是能够反映自己心中所想的一种载体;而且水晶造型的块面光泽更能展示雕刻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因而沈德盛决定独辟蹊径,在水晶材料上他大胆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观和创意,弥补水晶雕刻在国内的空白。然而先行者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当他的同龄人甚至比他小一辈的玉雕艺人都靠从事雕刻白玉、翡翠赚了大钱,过上舒适的生活时,沈德盛依然固执的坚守着清贫,为他的水晶事业而奋斗着。2004年,沈德盛吸纳几名下岗失业人员办起了“晶科状元工艺礼品社”,他开始了自主创业,最开始只有简陋的四间工作室,到后来上海的水晶一条街的出现都离不开沈德盛的辛勤劳动。他坚信水晶雕刻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品之一,他说:“只不过我起步太早,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要通过我的努力。让大家认识到水晶应有的价值。”

目前的现状是十件水晶雕刻作品也卖不过一件白玉雕作品,但是在沈德盛看来。水晶雕刻已经从谋生的手段转变为爱好,甚至是毕生的追求,永远也不可能放弃。他始终认为,当代玉石雕刻正处于创新阶段,新的收藏群体将是年轻的一代。现在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文化思想交流快畅,东西方文化思想会相互交流沟通、融洽,民族的个性正在逐步淡化,共同性增强,新生代青年正不满足于玉雕作品千年不变的老面孔,他们需要变、需要新的材质、新的作品出现。“多创作一些符合、提高他们情趣的作品就是我们所肩负的责任。”

“有时我把一块水晶放在灯光下,坐在边上,泡上茶,可以静静地看上一天,把水晶翻来覆去,观察各个角度变化而带来不同的各种影像,犹如小时候看万花筒,美轮美奂。一块上品水晶是三度空间,内含包裹体再是三度空间,灯光投射的变化影像又是三度空间,最后一度是水晶与人的心灵感应,我称之为‘十度空间’。水晶的特性是光折射,从内到外透着神秘莫测的光彩,要充分利用这种特点,采用各种手法把它展现出来。”其实创作设计的方法很多,可以用“老题材老做,老题材新做,新题材老做,新题材新做”等各种表现手法;最好的设计是“被动设计”,就是根据材质的特性来思考设计,展现本质魅力。例如获得2009年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的《猎豹》,就是新题材老做的代表,作品材质纯净,透明度高,猎豹神态逼真,体态壮硕,线条流畅不失刚毅之风,刻画精细。又如作品《弦音》,利用金发晶的丝状包体,巧妙构思设计为小提琴,趣味十足。这样现代的题材也是创新的表现,值得玩味。

沈德盛认为,每一种石头都有它自己的生命语言,作为一个雕刻者,就是要发现材料生命的本质,把它挖掘、召唤出来,并把这种特性美发扬光大,而不要为了雕琢而雕琢,破坏材料生命的本质美。在制作上可采用切削块面、弧面、凹凸等手法把水晶折光的特性充分表现出来,凸显水晶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时尚、灵性的特韵。水晶雕刻作品与白玉、翡翠等其他玉石雕刻品种不同,它非常需要光的辅助,有时候一件作品看起来平常无奇,但是配以灯光就会很打眼,所以干活时就要想以后打光的效果。一次创作一个观音,他借鉴雕塑中的块面抽象处理手法,同时巧妙利用水晶透明质感与材料底部的白雾,让人感觉神明在雾中升腾,从外形上的稳重到意象上的轻灵。通过这件作品的成功创作,充分阐述了他独到的思想,观音是最普遍、传统的佛教题材,从古至今佳作迭出,经典无数。但沈德盛着重在观音的神态刻划上下功夫。并在水晶表面采用磨砂与抛光相结合的工艺,产生了质感差异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显朦胧之美。

沈德盛总结道,一个玉雕艺人想要提高,通常会在在木雕、竹雕、牙雕、瓷器等姐妹艺术中寻求借鉴。层次高一点的从绘画和书法中汲取营养,因为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也讲究布局和疏密关系:层次更高的应该要研究一些文学、音乐作品,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因为文学、音乐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此外,作为一个雕刻师,最好再学一点哲学,哲学原理不但对社会、对人、对做事有指导意义,对雕刻者亦同理。一个雕刻师不要去被动地描绘客观,而应主动地表述对事物的主观认识、情感、以及他超前的感知能力。

上一篇:记忆中的园区风景 下一篇:漫:一种无处藏身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