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屌丝”蹿红

时间:2022-05-18 10:59:08

去年10月突现于网络的“屌丝”(也写作“吊丝”“钓丝”“叼丝”)一词,摆脱了昙花一现的命运,从浩瀚的言语中脱颖而出,从贴吧到论坛,从社交网站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用语,这个原本带有鄙视意味的贬义词被80后、90后的年轻人欣然接纳,成为众多青年男女常挂口头的高频词语。

与通过“fans”音译而成的“粉丝”不同,“屌丝”的由来有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故事:由于前国脚李毅曾提及自己的护球像法国球星亨利大帝,因而被网友冠以“李毅大帝”的名号。于是“李毅吧”也被简称为“帝吧”或者“D8”。他的粉丝则顺理成章地自称为“毅丝”或“D丝”。当“李毅吧”与另一贴吧——“WOW吧”交恶后,后者便取“D”的谐音为“屌”,以嘲讽的语气羞辱“毅丝”为“屌丝”。面对嘲讽,李毅吧吧友反以为荣,并开始以“屌丝”自称。经过网络的推波助澜,“屌丝”的阵营愈来愈大,成为最新网络流行词语。

最初,“屌丝”多指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不顺、不被社会认同的“苦逼男青年”。面对“高富帅”,他们有的只是“矮穷矬”,他们没钱没背景没未来,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他们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却缺乏行动力,想做而不敢做。与之相对的女青年,不甘心话语权被男性剥夺,也勇敢地称呼自己为“屌丝”,正如歌手邵雨涵在《屌丝的寂寞》中所唱的:“屌丝的寂寞伤不起/喜欢的衣服买不起,想耍的爱情惹不起/别靠干爹要靠自己/残酷的现实你哭天喊地/矮矬穷也不是你本意/土肥圆你也别放弃/酷毙的生活还要继续/追逐着高帅富无法自拔程度/我许下心愿将来一定成为白美富。”随着进一步推广,那些收入中等,独立奋斗,但是经济背景不是太强的年轻白领人士也争相认领这一称号。甚至还波及老年人和外国人。如:

(1)六旬老屌丝再战编程,投简历求职游戏开发。(http://,2012年8月18日)

(2)外国席丝“Mike隋”中文分饰12角,逼真搞笑爆红网络。(搜狐娱乐,2012年04月28日)

(3)老外吃猪大肠惨遭吐槽,洋屌丝自制生存指南。(凤凰网,2012年8月17日)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伪屌丝”。应聘游戏开发的老屌丝退休前是一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的高级工程师,“Mike隋”却是一名演员。这些人自称或被称为“屌丝”也说明了“屌丝”一词的流行程度。

事实上,从该词的所指来看,“屌丝”这类人群早已存在,尤其在工业化过程中,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层不断加剧,不能适应社会的群体也在增加,他们失落并焦虑着。“屌丝”一词的出现填补了语言表述的空缺,为这个群体引入了一个简洁并更具形象的称谓。

指称“矮穷矬”男性的,还有“猥琐男”“矬男”“毒男”“电车男”等类似词语,为何“屌丝”一词却能从中脱颖而出并广泛流行开来?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与开放自由的网络大环境有关,“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2012年网民即将突破5亿,手机用户9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3.5亿,信息产品的社会普及率速度惊人”。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为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现实当中处处受挫的“屌丝”一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网络作为“避难所”,成为自我解嘲和宣泄压力的不二选择。

第二,从社会的角度看,《北京晚报》援引“彩民哥”的观点,认为这是社会结构使然:“目前的上网人群主要是“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家在升学、求职、婚恋上面临着多种压力和挫折,对自尊的摧残导致内心出现自卑感,又没有倾诉的对象,所以把最真实的心态呈现在网络之上。”(《北京晚报》2012年4月18日)“屌丝”一词迎合了社会大众的心理和趣味,成为它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第三,从语用层面来看,表达的新颖性是促成新词新语能够迅速流行开来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方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在自由度更大的网络虚拟空间内,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被放大了”。“屌丝”一词的生成显示了网友非凡的创造力,正因为它的新颖独特,许多广告、文章的标题,甚至一些影视剧的翻译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纷纷引用此语。如:

(4)《樊梨花》山东热播,秦岚饰演古装版“女屌丝”。(腾讯网2012年8月15日)

(5)京东VS苏宁:屏丝被忽悠,国美成炮灰。(新浪网2012年8月15日)

(6)房贷大折扣倾向高富帅,屌丝买房抓紧了。(爱房网2012年8月21日)

(7)为气质魅力加分,女屌丝必看的夏日搭配。(光明网2012年8月21日)

德国情景幽默剧《Knaller Frauen》最初译为《炸弹姐》时毫无走红迹象,而译成《屌丝女士》却成为时下最热门的影视剧,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前些年用来指称“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的网络流行词语“粉丝”被今年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随着“粉丝”一词的日益普及与合法化,在不乏创造性的网络环境下,有关“×丝”的新词新语不断涌现,如“铁丝”(非“用铁拉制成的线状成品”义,由“铁路粉丝”简化而来,广泛地代表了铁路迷、火车迷、地铁迷、轨道迷等群体)、“钢丝”(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粉丝)等“丝”族词。如今“屌丝”一词的盛行更是使得“×丝”词语模不断扩充,这不仅丰富了当今汉语的词汇,也给汉语词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类推的可能。

上一篇: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手做”(hands on)实... 下一篇:开发有用的写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