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

时间:2022-05-18 02:04:32

探讨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

【摘要】随着高校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计算机虽然为大家带来了便利,可是在安全性方面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存在安全漏洞问题,令运用中造成了诸多损失,所以提高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加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81-02

当前,高校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愈发普遍,已变成高校师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计算机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计算机信息数据一旦被泄漏,则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计算机信息数据进行加密,阻止数据泄漏问题的出现。

一、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防护的必需性

(一)通过技术方向剖析

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显著提升,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不论是教师的日常工作还是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均被大量运用。并且,大部分事物均需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得以解决。如果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生了本质性的问题,则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稳定及安全。所以,维护并防护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尤为重要。

并且,众多工作和学习均需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长此以往必定会具有漏洞及问题,这则需人们定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维护并防护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十分关键。

(二)通过文化方向剖析

安全文化对高校文化及师生文化来讲,均十分重要。不论以学校还是个人方向而言,安全则成为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因素,只有具备安全的条件,才能够令文化在稳定的状态下得以进步。

(三)通过生产方向剖析

不论是校园还是师生,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当中均需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得以完成,如果出现错漏,则会形成无法预计的结果。所以,必须强化计算机信息数据在安全方面的管理,以此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二、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影响因素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愈发广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数据被盗,则会为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随着信息盗窃事件的高发,应当对信息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加快信息技术的加密工作,有效保障信息的安全。

(一)人为因素

计算机数据安全性十分关键,而人为因素则成为对计算机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中,存在一批通过恶意方式编写恶意代码而破坏运行程序的人,从而引发了计算机病毒、恶意木马程序、黑客乃至电子欺骗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提高计算机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及时对病毒库进行更新,通过新的程序抵御病毒。加快研发信息加密技术的速度,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尽量掌控好人为因素,将损耗减到最低。

(二)非人为因素

除却人为因素,还存在非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则为计算机自身问题,包含了计算机硬件故障、电磁波影响等问题。这些突发状况均会危害到计算机数据的安全。因此,在运用计算机时,则需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也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防范,以便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三)外部条件

保障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还需具有计算机安全与通信安全两个外部条件。首先,计算机安全。将信息数据保存于计算机中,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安全不但表现于计算机硬件安全方面,还表现在计算机软件安全方面。对于硬件而言,需定期进行维护,以保障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对于软件而言,不但需具备安全的操作系统,还需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其次,通信安全。对于计算机运转而言,通信则成为信息数据传输的条件与媒介,假如计算机通信不够安全,则会令信息数据产生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在持续完善,可是我们还需通过相应技术方法保障通信安全,以此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例如计算机信息的加密技术、信息确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透过这些方面预防信息被黑客、木马等病毒侵入,从而导致信息的泄漏。

三、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加密技术

当前,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问题类别也逐步向多元化迈进,在此当中,为了有效保障信息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则需提高加密技术,使用效果良好的杀毒软件,以此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一)计算机信息数据保存和传输加密技术

1.保存加密技术

此技术可以用于保障信息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安全性。依照不同的展现形式,还能够分成密文存储及存储控制。而密文存储则是通过加密模块等方式实现的,存储控制则透过限定用户权限或分辨用户合法性来完成。不论哪种完成形式,存储加密技术均能够具有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效果,从某种层面预防了信息数据的安全隐患。

2.传输加密技术

为保障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对所需传输数据采取加密处理,也就是传输加密技术。通常传输加密技术分成线路加密以及端-端加密。前者是对线路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加密,以确保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性。后者则指在信息发送与传输初期,通过用户进行加密,透过信息数据包形式,通过无法辨别的信息进行传输,在完成目标后,在解码数据查看信息,并被用户使用在不同方面。

(二)计算机信息数据密匙管理加密技术与确认加密技术

对于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及管理而言,应当知晓密匙管理加密技术与确认加密技术能够用于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对密匙管理加密技术而言,在计算机信息安全加密当中,密匙成为必备的构成方面。通常来讲,密匙介质存在磁卡或磁盘等,密匙管理主要为密匙的产生、保存、销毁等。透过密匙加密保障密匙操控的完善性与准确性,以此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认加密技术是透过计算机内限制计算机信息数据共享范畴,保障数据的完善性与安全性,谨防数据遗失或恶意拷贝。此技术不仅令信息发出者不能推脱通过自己发出的文件与信息,可以令合法信息接收者能够了解接受信息的真伪。并且在确认加密技术方面,信息数据确认系统方式有身份确认及数字签字等。

(三)消息摘要与完整性鉴别技术

信息摘要指的是唯一可以与消息或文本的相对值,其通过一个单项Hash加密函数,对消息产生采取加密技术。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之前需对信息摘要执行密钥加密措施,令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数据包后透过密钥加密,再通过核实来判断信息摘要的一致性,保障信息数据在传输当中未被变更。

完整性鉴别技术指的是完善的一套鉴别体系,其包含了信息数据、密钥、身份、口令。在完整性鉴别系统运转当中,一切被需要输入的项目参数均需透过完整性鉴别系统进行检验,鉴定所有输入的数值与预先设定数值是否相同,以此对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计算机安全问题在当前社会不断涌现,令强化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问题方面引发了较大的关注。有些人为了切身利益,通过各种方式盗窃计算机中的信息数据,并且对计算机信息数据造成威胁的方法愈来愈多,而且逐渐多样化。目前有些加密技术仅可通过表面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进行解决,并不能从本质上阻隔这一问题的出现。高校可以通过有利的科技力量,通过不断分析与研究,寻求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为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提供更多的选择。从本质上意识到问题的危害性,才能够真正解决计算机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利敏.刍议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加密技术[J].科技风,2013(7):264.

[2]潘芳.基于信息安全的现代信息加密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0):16-17.

[3]唐言.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45-46.

上一篇:在“有限”中走向“无限” 下一篇:全程关注学生,成就高效计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