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时间:2022-05-18 12:45:16

浅议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 要: 对语文课程内涵的界定,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应秉承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与反馈等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因地制宜、开放与共享的原则。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兼顾系统整合、立足实际、弥补拓展、多途径的实施方略。探究目前语文课程开发的误区,对于正在新课程改革的广大一线教师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当有所借鉴。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思路

一、课程及语文课程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前者包括直接作用于课程的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因素;后者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以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资源特色为依托,以语文教师为开发主体,以学生语文学习发展需要为基础,在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语文课程资源这样分类:其一,校内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类,主要包括学校中的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实习研究的基地等;其二,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中的图书馆、科学宫、少年宫、文化宫、体育馆、博物馆、展览厅、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和自然资源;其三,网络信息类课程资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化:“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要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可以说它是后者的一种必然延伸。

二、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路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目的是有效地激发高中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愿望,更有力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只有依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相应的模式来开发相应的选修课程资源,我们才能打造与现代教育思想相适应、精准而高效的语文课堂。

1.系统整合式开发。

立足于文本看课程,这应当是高中语文教学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应当忽视的认知和思考。高中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更不能忽略这一点。从先秦诸子选读、古代史传选读到唐诗宋词散文选读,再到现当代散文现代小说选读,无一不需要进行集点成线、由点到面的综合或融合,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整合”。一言以蔽之,立足整体、寻找联系是关键。在整合必修、选修课程课本资源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可以避免无序开发或重复开发的通病,使课程资源具有清晰的知识逻辑。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主体部分是一篇篇选文,开发的教材所传递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受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约。选文服从专题,专题归入系列,系列纳入课程。整合式开发就是要让既不系统又不完整的选修教材,经课程资源的相互渗透、优化组合,实现整体协调,并产生更高的绩效。

2.稳定与弹性协调开发。

高中语文课程“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稳定是相对的,弹性是可实施的,使“弹性的实施机制”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课程资源开发所能起到的弥补作用不可低估。

我们根据选修教学的需要,以及选修教材的实际,适当地开发一些佐证性的、对比性的、实例性的课程资源,可以使选修教学能更多几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像中外诗歌、中外戏剧名著选读的教学,就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集合出若干个小而全的知识点或教学点。

除了根据既定的目标进行教学课程资源弥补式的开发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某些缺失作必要的弥补式资源开发。着眼于教材和学情的弥补式课程资源开发,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态生成的属性,因为选修教材的完善和选修学生的变化始终是过程性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当随机而动,在稳定中有填补。

3.因材施教式开发。

高中语文教材多在选文或专题的后面安排了诸如“资料链接”、“评语选粹”、“阅读探讨”、“品读鉴赏”等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应对这些目标和要求,我们不能只当“二传手”,不能只将现成的说法、道理或答案、结论传给学生完事。此时,课程资源开发应当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取舍、修正相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师立足选修教学的实际,主动与选修教材进行有关“目的性”的对话。不论是基本的知识还是提升的能力,一切都应在“为什么”和“会怎么”的分析中进行,既不要死抱着本本上的说法不放,又不要随意置本本的内容不顾。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之外的内容,条条相关,又各自独立;既是资源,又可调配。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更好地按向量、梯度来估计或确定课程资源开发会产生的效果。

4.拓展提高式开发。

“拓展与提高”是开设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本目的,拓展式开发高中语文选修教学课程资源应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尺度,因而应当是多样的、有特色的。具体落实到选修课程的某一系列或某一专题,其课程资源的拓展就更要讲策略讲方法了。“选读”以“知”为主,“选修”以“研”为要,对拓展的需求,“选修”自然比“选读”要厚重得多。视选修为选读,以选修续必修,将拓展与提高的要求忽略了,拓展式开发选修教学课程资源必然落空。

拓展是为了提高,拓展本身也是提高,这中间要明确起点,还要确立高度。我们可以以选修课程的专题及选修教材的选文为基本,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情况,两项参照而确立选修教学的起点,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拓展的幅度。

三、多渠道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处于汉语、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语文学习既有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可以这样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学生生活的外延相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而且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创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

我们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演说、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4.利用好潜在性的校内、校外课程资源。

校风、校训,学生的家庭,地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等,都是潜在性资源。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象。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可以熏陶学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开展丰富多彩读书报告会、文艺欣赏展示、读书心得交流会等阅读活动,文学社团活动、主题征文活动、文学采风活动等写作活动,节日演讲会、诗歌朗诵会、主题辩论会、即兴发言演练、故事会等听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参与度。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角落写上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活动、校园文化长廊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广泛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的独到之处,高中语文选修课取舍可变、深浅可调的灵活性,使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

四、语文课程开发中的误区

1.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

语文校本课程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赋予了语文教师,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与校本课程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首先,教师角色转变困难。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他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匠”。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角色转变如此之快,很多语文教师难以适应。其次,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技能准备不足。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只有教学的观念,没有课程的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既没有从事过开发课程的活动,又很少参加课程编制等方面的培训。因此,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

2.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二是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科目则无人问津。这不符合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渗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等。由于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各不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外部评价方式来评定,更多的是要靠学校的内部评价,难免会出现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很难真实反映计划的实施状况,也很难成为判断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坚实基础。

在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又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又要有自我评价。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

更新课程观念,明确课程开发意义,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拓展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成功的保障;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校本开发成功的关键。处理好这些问题,语文校本课程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扩展了课程资源的范围,这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与更多的选择机会,只有思想转变了,能力具备了,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成为现实,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随着教师各项能力的提升而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廷凯,丰力主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教育学刊,2004,(4).

[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7]陈旭远,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通识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上一篇:边远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策略探析 下一篇:论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