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18 07:43:17

关于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教师要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入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是我校机电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素质是本课程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基础和专业感性认识上存在明显不足,学习缺乏兴趣,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转化消极因素,使学生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现代教学观,优化教学策略,做教学的有心人。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原动力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表明课程内容的构成,以及本课程的实用性、基础性、相关性,使学生觉得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被动接受是有悖教学原则的。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简单地进行课堂提问是不够的,还应当用一些新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倍增变速机构时,教材上的工作原理图怎么看都像一堵墙,看不懂,老师讲解时学生好像听懂了,但自己看图又不懂了。在制作课件时我利用滑移齿轮的滑移和不同齿轮啮合时强烈的色彩反差,使学生掌握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而且举一反三,知道了如何使传动比继续成倍增加。由于适时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手段,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路打开了,更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小设计应用题,在运用中帮助学生取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感觉。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出阶段思考目标,优化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与语言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供了条件。如机械基础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实验、形位公差中的测量工具和手段、传动机构中运动形式的转换等,教师用视听并用的多媒体,完全可以转化原来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形成教学上的信息源和广阔背景。再如在教学中切入视频“机构在工程上的应用――各类机加工的操作”等,短时间内可输送大量信息,给学生提供形象鲜明的感知材料。计算机上的仿真实验还可以让人几乎身临其境实验,突破由于场地、设备等所形成的限制。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对所学内容作判断、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学习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时,教师可利用一张简单的液压回路图,根据对其中心的切换和油路走向的变化,让学生在比较5种不同的中位机能时分析液压缸何时锁紧,系统何时卸荷,如何实现差动连接,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如直观、演示、电教、实验等,激活学生的视、听、触感官,鼓励学生去追寻新的信息,积极思维、灵活思考,让学生在知识信息的认知积累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智力。

教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便于学生展开联想。这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与学多向交流,形成互动

为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借助各类“论辩、作业、预习”让学生进人教学环境。如课程中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概念,我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自问“为什么”。又如公差配合应用,预习要求是了解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的选择原则,在进行实例分析时,学生就完全有能力拿出选择的依据,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会学”。

学生对不同见解的争论,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也是学生检验认识能力的好办法,不但能使生生、师生交流通道畅通,而且能给教师及时调节校正教学提供信息。

四、注重平时成绩考核

为调动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在教学中,我将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比例设定为7∶3,让学生感到,课堂上的做、问、答、辩,每一项都直接影响总成绩,必须认真加以对待。这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的学习中来,同时,也给了学生自我把握成绩的自由度。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鞭策和动力,自然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要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上下功夫,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

六、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1世纪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具有先进的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我们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坚持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在精心设计的教育实践中去探索、改进,在不断提高和完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提高和完善。真正像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到的,做一个“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想法。所有的老师都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默默地奉献着、努力着。我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简简单单授知识,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

上一篇:关于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建议 下一篇: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