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建筑保守的秘密]木府:装满丽江

时间:2022-05-18 05:42:11

[一幢建筑保守的秘密]木府:装满丽江

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有一位来自云南“沐王府”的“郡主”――沐剑屏,最后也嫁给了韦小宝这个小无赖。小说中的人物身世难以考证,但凭金庸先生的国学根基和创作风格,小说中的大家族一般总会有些影影绰绰的历史依据。遍寻云南历史,只有在丽江,确确实实存在过一个木氏土司家族。木氏是明清两代丽江城的统治者,而且木氏先祖和小说里“沐王府”的先祖一样与明朝皇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丽江城内也建有气势恢宏的木府。

真实生活中的木氏家族并没有小说中那么显赫,原本只是丽江当地纳西族的土司,后来投靠明王朝,协助管理丽江,于是便被明朝皇帝授予世袭统治丽江的权力,并改了纳西姓,被皇帝赐予汉姓“木”。木氏从未被封王,级别也仅相当于古时的知府而已,和一般的封疆大吏唯一不同的是木氏拥有王爵一样的世袭权。而丽江城中的木府自然也从不敢像金庸小说里那样,僭越号称“木王府”。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的东南部,坐西向东,既没有像中原城市的官府那样占据城市中心位置,也没有遵循建筑坐北朝南的规制。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丽江是茶马古道的中心城市,靠茶马贸易立城,城市最中心的四方街自然是留作茶马贸易市场,即便作为当地的统治者,木氏也不得不考虑商业利益而偏安古城东南。而坐西朝东的建筑格局则主要是因为在五行中,东方属木,“木”又是皇帝所赐之姓,土司家族自然希望得皇室之气而盛,以面向东方的宅邸祈求平安多福。而丽江古城从没建过城墙也是与这座木府有关,因为如果四周有了城墙,城中间有个木府,那古城的格局便成了一个“困”字。这是木氏家族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一个凭借四通八达的流通而兴盛的城市最忌讳的。

按照一般的推理,像丽江这样靠商业繁荣起来的城市一般会流于铜臭,成为文化的沙漠。但作为丽江数百年统治者的宅邸,木府却着实集中了丽江数百年文化、特别是纳西文化的精华,收藏着让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都羡慕的文化遗产。被称作“世界记忆遗产”的《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就藏于木府内的万卷楼。和《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并列珍藏于万卷楼的还有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和汉儒家经典。据说当年徐霞客、董其昌等一代名士也都是木府的常客。在木府里,还有一座三清殿,是木氏家族推崇道教精神的见证。于是,在木府内,人们除了能感受到浓厚的纳西文化氛围之外,更能见到留存至今的儒家经典、释(佛)家经卷和道教建筑,而在木府后的狮山深处,还有木氏祭祀天、祖和大自然的场所,又有着原始崇拜的痕迹。如此种种,让今人不得不敬佩当年纳西人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这座不建城墙的城市所具备的非凡气度,丽江的历史与文化也有一多半都在木府里了。

今天的木府是在原址上重修起来的建筑,保留了原木府的风貌和文化渊源。木府旁的木牌坊上书四个汉字“天雨流芳”,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这看似随口而出的短句,却蕴含有深刻的教化意义。不但是木氏先人提醒木氏后辈的良言,也提醒着丽江人,提醒着每一位到过木府,来过丽江的人:

读书去。

上一篇:[一条街道纪录的历史]茶马古道:由丽江通达世界 下一篇:搏的、博的、播的……都是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