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脂肪栓塞综合征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18 12:47:04

一例脂肪栓塞综合征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征;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1-01

脂肪栓塞综合征(以下简称FES)是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FES常突然发作,且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能否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2012年4月我们成功地治愈了1例左股骨骨折并发FES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1岁。因面部及双下肢摔伤6小时,于2012年4月23日上午8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下颌及双下肢有散在皮肤裂口,左股部肿胀、畸形、压痛、反常活动,可触及骨擦感。拍片示:左股骨中1/3处骨折。入院后行患肢持续皮牵引,至当日下午4时,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尿失禁,继之进入浅昏迷状态。急做CT,示脑水肿。当时考虑是否系脑外伤所致,即给脱水镇静等处理并加强病情观察。次日晨,发现前胸及腋下等处可见散在出血点。查尿未找到脂肪滴,但拍片示肺部为雪花样改变,明确诊断为FES。治疗方案给激素、能量合剂、利尿、纠酸、改善微循环、吸氧等并加强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3天后病人逐渐清醒,一周后病人出现烦躁,但神志清,能正确回答问题,有骂人行为,为阵发性,应用普通镇静药物效果较差。请精神病院大夫会诊,确诊为股骨骨折后FES合并精神障碍。给定时应用镇静药(奋乃静10mgimbid,海俄辛0.3mgimbid,氯硝西潘2mgivqn,三唑仑3片口服qn,氯氮平2片口服tid),效果好。伤后17天行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刀口一期愈合,精神症状消失。住院48天,病人痊愈出院,随访效果好。

2 FES护理

2.1 早期发现 本病临床发病率低,死亡率高,而且FES早期症状不典型,只呈现部分症状,体征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延误诊断。因此护理工作者要了解FES的临床表现,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FES临床表现有:①在除外脑损伤的情况下,出现意识障碍,如表情淡漠或烦躁、谵妄,甚至惊厥昏迷;②原无肺部疾病和损伤而发生呼吸困难、发绀;③查尿中有脂肪滴;④拍片示肺部有暴风雪样改变。如果出现一种主要症状,即考虑此病,及时采取治疗、保护措施,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2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T、P、R、BP的变化并记录 发生脂肪栓塞后,神志及生命体征发生一系列改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脉快、呼吸困难及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因此,我们对此例病人设专人重点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并详细记录,为治疗提供动态依据。

2.3 保持呼吸通畅,给鼻导管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预防肺部感染:采用湿化瓶加激素(地塞米松5mg)、抗生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5mg),协助病人拍背咳痰,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2.4 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造成脑水肿。

2.5 加强基础护理 ①高热护理:病人体温高达38-40℃,降温重点在头、颈部。可用冰袋(外包毛巾,预防冻伤)置于病人头和颈下。注意勿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病人皮下出血;②做好口腔护理:病人昏迷、高热、禁食易并发口腔并发症,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我们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每天2次;③做好皮肤护理;病人因高热,出汗较多,我们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每天用温水擦拭全身1次,为避免病情加重,患肢采取皮下牵引制动,注意牵引护理。定时按摩骶骨部等受压部位,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2.6 加强心理护理 病人清醒后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让病人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使其了解对疾病治疗的意义,取得病人的合作,以利治疗。

2.7 术后注意加强病情观察,预防FES再次复发 手术也有诱发FES的可能,因此,此例病人内固定术后,我们仍然不放松对病人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同时加强基本护理,避免病情再次复发。

2.8 加强营养 病人清醒后,在能进食的情况下,我们给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等营养丰富的与饮食,以补充消耗,增强抵抗力,利于康复。

3 精神障碍的护理

3.1 由于FES合并精神障碍,应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将病人安置在小房间,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利病人安静休息,减轻消耗。

3.2 用镇静药物护理 病人长时间烦躁可加重病人的体力消耗和脑缺氧,因此我们按医嘱,定时给予镇静剂,是病人充分休息,减少烦躁,降低消耗,以利恢复。应用镇静药物时,应注意按时、按量给药。刚开始使用镇静药,病人一旦入睡,我们便减少用量,结果病人阵发性烦躁的症状有增无减,出现所谓“反跳现象”,后改用定时、定量给药,持续一个月,病情明显好转。

上一篇:小儿过敏性紫癜诊疗体会 下一篇: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归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