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2-05-17 08:37:44

美日韩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阻碍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美日韩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基础上借鉴其发展经验,提出了几点启示以供我国汽车产业参考。

关键词: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 经验启示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全球汽车业所关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和第一大潜在市场。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跨国公司手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设置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总结世界其他成功国家经验,为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开辟一条新路径。

一国外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与经验

纵观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史,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依靠本国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和经济实力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以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代表,其结果是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并始终保持着世界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二是在发展本国汽车产业的初期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形成本国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可归纳为“照搬国外一一部分自主开发一一自主创新”,以日本和韩国为典型;三是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产品和技术,最典型的例子是巴西和墨西哥,其结果是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国外有很强的依赖性,谈不上自主创新。

(一) 美国

1993年美国国会正式PNGV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由美国联邦政府与三大汽车公司联合实施,参加单位由美国政府能源、商务、运输和国防部、三大汽车公司、有关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各州有关协作厂商共453个单位,758个子课题;项目的资金分配、计划执行监督、后勤物资保证由专门经理委员会负责,每年春季由美国科学院组织成果评审。后来美国能源部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又宣布更新此前以2004年为期限开发的“PNGV”计划,启动以推进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车的开发为目的的新计划一一“Freedom ear”。新计划的目的是在提高轿车和卡车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消除大气污染、降低对海外原油的依赖。用新计划来取代此前的PNGV计划,主要原因在于:(1)己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2)PNGV的关键技术一一油电混合技术也将在几年内达到实用水平;(3)减轻装置重量的技术等其它的PNGV关键技术也将相继达到实用水平等。美国汽车产业以自主开放型发展模式为主,通用、福特、克莱斯勒3大汽车公司都是按照这一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 日本和韩国

日本汽车产业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特点的“技术引进创新型”发展道路,其显著特点是:以自立自主和为我所用为原则,将技术引进作为契机,有选择地引进技术并进行补充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创新。在此过程中,日本汽车产业联盟对产业创新积极的组织,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的强化促进了日本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提高了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并使日本汽车企业更具柔性。此外,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创新积极保护和扶植,以“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为根据,对汽车产业实施了保护政策:一是制定法律法规抵制外资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二是给予企业贷款和税收方面优惠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充足资金;三是利用关税手段限制汽车进口,培育自主品牌;四是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参与国际竞争。

韩国从1962年―1990年,对汽车产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扶植法规政策,设置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汽车进口,使本国汽车企业免受国外企业竞争压力。其汽车企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经历三个阶段: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初期即技术引进阶段,主要通过SKD组装方式生产,后来因为与丰田公司合作开始了CKD独立生产;70年代开始技术的吸收改进,国家制定战略规划,要求每个公司选定一个车型开始开发完全国产化的汽车,到1976年,韩国主要汽车国产率达85%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韩国汽车进入自主开发阶段,各汽车公司把产品开发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开发出韩国自己的轿车,并为之培训开发人员,大力开展与国外合作,投入大量开发资金,1986年“现代”和“大宇”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均在4%左右,已达到先进国家(3%―5%)的水平。

二美日韩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更接近于日韩,属于后进国家发展模式即基于引进的自主创新模式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干预与扶持下,按照自主发展的战略思路,依靠国内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包括自主开发能力、民族品牌、整车制造能力、国内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一)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经验表面,仅从外部引入技术只能扩大和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形成和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通过内部研发获得。因此,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研发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大力培育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强研究开发与制造、销售等职能之间的界面管理。

(二)选准产品和技术的主攻方向

从日韩汽车企业发展经验和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和市场创新空间看,在传统汽车方面,以中低级家庭用车为重点,分阶段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过渡,是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在“新一代轿车”方面,在国家支持下,应该抓住机遇,以自主创新为主,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增加技术积累和储备,赶上新一代汽车发展潮流。

(三)实行自主型组合创新模式

多年的发展使我国己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产业技术体系,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的市场销售已处于开放状态,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特征。因此,产业自主创新必须确立开放式创新的思路,在内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内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实施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学习积累知识。同时,对于自主研发和国内合作中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应该积极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或者技术引进活动,在技术引进中加强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一是组织对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研究体系;二是组织推进汽车相关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三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四是实行积极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

参考文献

[1] 周军.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6页.

[2] 胡树华.车到“关”前路何在.汽车工业研究.2000(3):32-33页.

[3] 周静言,陈冲等. 我国汽车产业进步中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科技和产业, 2008(8):22-23页.

上一篇: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的提高高校效益问题探讨 下一篇:基于低碳经济下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