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17 03:27:49

新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结合”的现代教育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出适应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的新形式,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我自身在这几年来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以愉悦为氛围的教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如何来创设这种愉悦的氛围呢?

1.面向全体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的人。对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勤奋努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津津津有味,课堂充满和谐、活跃的气氛。比如在上运动和静止这一节的参照物时,我就给学生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的前两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让学生说出这两句歌词中各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2.尊重学生

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鼓励学生提问、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目的。比如我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3.互换角色

教师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这样能准确地观察学生,体验其情感。如果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向学生提出单向要求,就容易使课堂气氛受到严重影响。

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新理念认为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创设符合需要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积极引导、诱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上摩擦力这一节时,我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人和马在冰面上滑倒的录像;然后在拧紧的瓶盖上涂上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学生拧开(学生不容易拧开);再用细线拴住重物,让学生不打绳结,而将重物挂在木棍上。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在冰面上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油的瓶盖不容易打开?为什么拴有重物的绳子在木棍上绕几圈就能挂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对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和表扬。

2.设置供讨论引申的问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设置能引起讨论、引申的素材,使研究的物理问题显得具有活力,思维具有广度和深度。如在讲压强一节时,我问学生:我们新修的水泥公路为什么不到几年的时间就被压坏了呢?为什么说汽车超载是公路杀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多思、多问,在一系列的师生、生生讨论过程中,使知识网络化,问题深度化,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新情景、新问题,活跃思维,从而实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人都不能说对自己的学科无所不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水平当然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我们使用的新教材大多是由著名的教育专家和学者来编写的,但受时代局限或其他原因,决不能说完美得无可挑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教材编者及各种问题的现成答案,提倡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唯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

1.开展实践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关系,增强科学探究的时代紧迫感,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活动体会探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评估这一过程来进行探究式活动。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摩擦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的说与速度有关,有的说与面积有关,有的说与重力有关,有的说与质量有关,有的说与运动方式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课堂上根据8年级学生特点让学生研究其中两个猜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因素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我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选几组在全班交流,修正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又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特别是教材中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的一些内容,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动性,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探究,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利用生活环境进行课题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社会与自然中选择和确定相应物理课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让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止噪声的建议”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学生提出该问题,制定计划,如计划从声源、传播、造成污染、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逐个调查,然后按计划调查并收集各方面的数据,小组一起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污染是否严重、措施是否得力等等。由此提出新的物理问题: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防止噪音?根据物理原理猜想或形成假说,然后通过实验室实验对这些可能的办法进行检验,分析这些假说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找到进一步防止噪音的方法。

四、以多元为评价的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评价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物理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该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具体实施方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一切行为往往均由教师评价,而这样的评价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除教师评价外,通过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注意评价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的开放实验和探究活动,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上,不应放在结果上。要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3)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实施新课程,教师须教得活、学生须学得活,同样,考试得考得活,多管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测试中,试卷的评分标准要在便于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灵活开放,多设置一些条件、过程、结论均开放的题目,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余庆县松烟中学)

责编 / 杜 娟

上一篇:创设情境“多元”,让学生身临其“境” 下一篇:课外识字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