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之精神分析

时间:2022-05-17 02:47:23

《沉默的羔羊》之精神分析

摘要:本文详述分析《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的经历、对付水牛比尔来分析在事件中的各因素与“羔羊”的关系以及随着事件的演变“羔羊”的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分析均建构在精神分析的层面上,从而重新解读《沉默的羔羊》的文化艺术涵义。

关键词:羔羊;上帝;置换;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37-01

《圣经》中说,众生是羔羊,上帝是牧羊人。羔羊是需要和期待上帝指点和拯救的人。那么《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中,“羔羊”是谁呢?

影片中史达铃为了得到水牛比尔的线索,以自己的隐私与海特进行交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史达铃的精神世界。对一个没有母亲的小女孩来说,父亲就是她的“上帝”,在这里史达铃是父亲(她的上帝)的“羔羊”。这只羔羊得到的是父亲的爱与呵护。不幸的是,她小时候最痛苦可怕的回忆就是父亲的死——漫长而痛楚的死亡, “他很壮,拖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月当中,她的父亲渴求能得到上帝的拯救,这里她的父亲就成了“羔羊”,而史达铃则认为她是拯救父亲的上帝。但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最后还是离她而去,在这件事上,史达铃拯救这只“羔羊”(父亲)以失败而告终。也失去了父亲的爱与呵护。

在史达铃的另一记忆中,一个早春的黎明,一栏待宰的羔羊在尖叫哀号,她打开羊栏想放走它们,但它们太过弱小了,还不会逃走,她抱走了其中一只,“起码可以救下一只”,开始了绝望的奔逃。但她和她的羊羔很快就被捉到了——她被送进了孤儿院。“你的羊羔呢?”海特残忍地问。“给杀了”。在这里表面上渴求得到拯救的是羊羔,羊羔就成了“羔羊”,而史达铃是拯救羊羔的“上帝”,但最后史达铃拯救这只“羔羊”又以失败告终。但其实在这里史达铃把自己置换为待宰的羔羊,且还把她自己置换为“父亲”,也就是一个能给她爱与保护的人。所以在这里的“羔羊”是史达铃她自己,而她的上帝也是她自己。那么在她的潜意识中就有两个本我欲望,一个是要以父亲的形象给人以保护,一个是渴求父亲的关爱。要以父亲的形象这个本我欲望在完成的时候没有受到阻碍,因为她选择了一份男性化的职业——警察,她工作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她的这个欲望,但是渴求父亲关爱的这个本我欲望,一直受到压抑,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会通过口误、笔误、走神、化妆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影片中史达铃的幻听幻视就是她欲望的“暗犯”。

羊羔被杀这一创伤其实是她对父亲被杀这个更为惨痛、深刻的创伤的置换或曰转译,在这个置换过程当中,如果在史达铃救羔羊时能有人帮她替换她所扮演的那个父亲的位置,也就是有人能够帮她一把,保护她一下,也许她就不会有以后的恶梦,半夜醒来听到羔羊在尖叫。但没有人担当这个角色。

当史达铃偶然间介入野牛比尔杀人剥皮案时,罪犯的杀人方式触动了史达铃的创伤记忆,于是,羔羊被杀的那个情境在这里被置换了,“羔羊”成了落入野牛比尔魔掌中的无辜少女,而她们的上帝就是史达铃,她要拯救她们,“至少是其中一个”。这次的置换就给史达铃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能有人替换她所扮演的那个父亲(提供父爱)的位置,也可以这样说是她的“父亲”,那么这样她才能永远地摆脱梦魇,彻底治愈自己的伤口。同时也能摆脱她的俄勒克特拉情结。

影片中给她安排了三个父亲形象,一个是她的亲生父亲,一个是她的上司克劳普,另一个是海特医生。

她的亲生父亲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都是出现在史达铃的幻视幻听中。一次是她第一次采访完海特医生后,强忍着泪水与呕吐感奔出医院大门时的幻觉;另一次是在比尔第六个遇害者家中,为了逃开某种心理压力,也为了逃开当地警察对她的厌恶与,她侧身向内室望去,又出现的另一幻觉。这都出现在她遇到现实创伤的时刻,她父亲的死反映了她最重要的心理现实。追杀比尔的过程由此而成为一个寻父,并以父亲自居的方式解脱失父之痛与恋父情结的过程。

她的上司是她潜在的、俄勒克特拉式的欲望对象,最后索性出演了其父的化身。“如果你父亲看到你这样的话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但最重要的是海特,他在史达铃的这段特殊生活当中充当了极为特殊的父亲角色。他成功地让史达铃将她自己(羔羊)置换为凯瑟琳,更重要的是她将史达铃对父亲的情感与依恋在相当程度上移置到了自己身上。通过对她的四次精神分析,渐次成功地与史达铃建立一种类似父女的关系。“人们会说我们相爱了”。而海特对史达铃的指导则完全出于一份父亲式的爱恋。当史达铃吐露出也记忆中的全部,海特的脸绝无紧有地柔化了,泪光似乎湿润了他的眼睛,他垂下头,由衷地低语:“谢谢你,史达铃。”在他们分手的时刻,“吃人的海特”的手指轻柔地抚摸了史达铃的一只纤指。史拉铃显然领悟并接受了这份父爱。海特在野牛比尔案的绝境中,充当了史达铃一直渴求的父亲角色:一份权威的指点,一缕温情的回护。

在野牛比尔案件中,史达铃在寻找父亲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以父亲角色自居,成功地杀死比尔,救出凯瑟琳,也就是“羔羊”,从而平息的“羔羊”的叫声。另一方面,海特替换了史达铃所扮演的那个父亲(提供父爱)角色,使她重新变成为一个小姑娘,且摆脱她的俄勒克特拉情结,长大成人。

上一篇:浅析《三峡好人》的电影音乐特色 下一篇:浅析当代电影审美困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