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读写的交响乐

时间:2022-05-17 08:58:32

创造读写的交响乐

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真正达到实效性,还得从落实学生的课内外读写开始做起,真正将学生的读写落到实处,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一、抓好“语文早班车”,强化落实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年级段语文训练重点设计语文早班车内容,用时不超过5分钟,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阅读面,开阔学生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完成课标规定的3年260万字的阅读任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依据以上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办法加以落实。

首先是确定任务,我们依据农村中学生的现实特点,根据本学校的学情设计了如下内容:每个年级都有美文推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同时,每个年级又根据年级的特点安排一些有自己年级特点的内容,如七年级的美段积累,八年级的课前演讲,九年级的诗词赏析。

其次是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整体构思能力,我们选择了一些在构思上很有典型的满分作文例子,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范例,让学生赏析,从中了解不同的构思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每个年级的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内容,从不同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赏析,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是要控制好每节课的时间,因为要将学生的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每节课之前拿出5分钟时间,对教学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用好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从这几分钟里有实际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让学生活动。

二、抓好“教学直通车”,落实好读写结合

课内教方法,课外实践,已成为教师公认的道理。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会阅读方法,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来说,做好学生课内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仿写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是不会写作的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方法,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对课文的优美之处进行仿写,有利于学生学到一些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仿写可以是句子结构的仿写,整、散句式的仿写,修辞手法的仿写;语段方面,可以是语段结构的仿写,表达方式的运用的仿写;就全文来看,可以仿写范文的立意选材,可以仿写范文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仿写范文的表现手法。

2.改写

改写是比仿写更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要求学生首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在不改变原文的主旨、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或变换一下人称写作,或变换一下顺序写作,或换一种体裁来写作。当然也可以就原文的题材进行发散思维,变换一个思考角度,改变原文的主旨进行改写,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改写。如学了《皇帝的新装》之后,可以设计改写剧本写作。

3.续写

续写同样是一个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然后放飞想象,对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命运等的发展、结局进行大胆合理的续写。如,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当于勒变成了富人以后,当他们再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况。

4.扩写

以读懂原文为前提,围绕原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环境、人物、情节进行深入想象,具体描述,尤其是对细节的深入加工,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扩写有扩句和扩文的训练。前者是一种简单的读写练习形式。它需要借助想象,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限制修饰性的成分,使表达更加具体准确,形象生动,这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提高训练。后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读写训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缩写、写读后感、为某个人写颁奖词等形式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落实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回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不是整天做试卷,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来说,首先,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最后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言。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条件,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书带到学校,自己有几本书就可读上百本书,这样可以做到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的美好乐章才能形成,才会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欧雯.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下一篇:如何在问题教学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