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减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

时间:2022-05-17 03:37:39

现场减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

摘要:通过多年的公路工程建设实践,总结出灌砂试验减少误差应注意灌砂筒的选择、量砂选择、量砂密度的标定以及现场检测的技术要点等事项,检测中应严格遵守试验规程,提高试验精度,使结果更加准确,这样利用其检测的结果做为衡量压实度的指标才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灌砂法;减少;误差;注意事项

1引言

公路建设施工现场检测压实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核子密度仪法,钻芯法等,但最常用的方法仍是灌砂法。灌砂法由于其操作工艺简单,并能检测路基和中低级路面等多个部位的密度和压实度,因此被广泛用于公路工程检测中,成为最为普遍的压实度检测方法。灌砂法基本原理是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利用试洞中的砂质量换算试洞体积。此法表面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时时因细节掌握不好,引起结果有较大的误差甚至错误,更重要是,它是压实度评定的依据,因而更是质检部门同施工单位之间发生矛盾的重要环节,因此检测中应严格遵守试验规程,提高试验精度,使结果更加准确,这样利用其检测的结果做为衡量压实度的指标才更有说服力。

2现场减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

通过多年的公路工程建设实践,总结出灌砂试验减少误差应注意灌砂筒的选择、量砂的选择、量砂密度的标定以及现场检测的技术要点等事项,下面我们逐一进行阐述。

2.1灌砂筒的选择

在检测现场我们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地选择灌砂筒,如选择不当时,就可能出现砂筒中砂不够的现象,就会引起试验误差,故而许多工程要求用直径150mm的大型灌砂筒。但是也不是愈大愈好,检测部位的集料粒径、检测层的厚度限定了我们使用灌砂筒的大小。

当检测部位所使用的集料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小于150mm,宜采用直径100mm的小型灌砂筒。

当检测部位所使用的集料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厚度大于150mm但小于200mm,应采用直径150mm的大型灌砂筒。

2.2量砂的选择

用于检测试验所选的量砂必须是清洁、颗粒均匀(或颗粒单一),经过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的。否则由于砂的颗粒组成不同对试验的重复性严重影响,使量砂标定密度发生明显变化,《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明确指出使用粒径0.3~0.6mm 砂的重现性最好。每换一次量砂时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同时漏斗中的余砂重量也要重新测定,这里关键是要求粒径均匀。

2.3量砂密度的标定

砂密度偏大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小,压实度偏大;砂密度偏小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大,压实度偏小。量砂密度的标定是关系到整个检测是否标准的关键,那么标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3.1标定时标定罐内量砂的深度对量砂密度影响,据有关统计表明,标定罐内量砂深度每减少2.5cm,量砂密度将减少1%,为减少现场检测误差,须使标定罐内量砂深同现场检测厚度保持一致。

2.3.2灌砂筒中砂面高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筒内的砂高度每降低5cm,量砂密度降低1%,因此建议灌砂筒每次装砂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

2.3.3在现场检测中每更换一次砂都必须重新标定量砂的密度,即使同产地不同批次的都要标定,这样能避免使用以前的量砂密度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

2.3.4标定过程中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从打开开关到关闭开关,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如碰动灌砂筒就会使测得的密度同真实数据有误差。

2.4现场检测的技术要点

2.4.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中规定压实度检验频率为双车道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以报检1Km为例,需要检测20点,大约5小时,再加上监理抽检,整个检测过程耗时还是比较长的,因此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检测设备和人员,最好能做到自检与抽检同时进行。

2.4.2选一块平坦地面,将表面清扫干净,如表面凹或凸一点会使表面厚出或薄出一个薄层,其体积便计算到试坑中去,就会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先要放基板测定表面粗糙系数,消耗量砂量,然后经行试验检测,将少误差。

2.4.3开凿试洞工程中,不要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应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中或密闭容器中密封,可以防止试样水分蒸发,致含水量偏少,引起试验误差。

2.4.4含水量试验最准确的方法是烘干法,但受现场检测条件限制,通常采用酒精法。酒精法会由于将土壤中的有机质燃烧掉而产生误差,另外,潮湿的黏性土难于粉碎,也使酒精法的精度降低。应通过烘干法与酒精法对比,如结果不超过1%可在现场采用酒精法。但要注意所用酒精纯度必须要达到95%,劣质酒精燃烧不充分反而变成水份,影响检测结果。路基表面往往含水量偏低,在做含水量时,应将试洞内取出的土壤迅速均匀搅拌,然后再测含水量。

2.4.5开凿试洞过程中,应尽量不要搅动洞壁材料,防止罐砂中洞壁材料混入砂中,导致灌砂量偏少,引起试验误差。

2.4.6试洞在挖坑时应尽量笔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这样会引起试验结果偏大或偏小。

2.4.7试洞开凿深度应为整个碾压层,要达到压实层底部。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要求,试洞的深度应该等于测定层的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不能只取上部或取到下一碾压层中,否则检测结果严重偏离实际。

2.4.8灌砂过程中,从打开开关到关闭开关过程中,不得碰动灌砂筒,并减少周围设备对地面的震动,否则会改变砂密度,引起试验误差。

3总结

灌砂法是一种十分简单的现场检测压实度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易产生误差或错误,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注意我们提出的减少误差应注意灌砂筒的选择、量砂的选择、量砂密度的标定以及现场检测的技术要点等事项,就会很大程度上使检测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可以准确地评定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第1版 (2008年8月1日)

作者简介:王天成,男,1973年11月出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及教学改革;李志宇,男,1980年生人,黑龙江交通实业总公司经营部部长。

上一篇:浅析烟草栽培技术 下一篇:探讨路桥设施过程中裂缝的产生与应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