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及管理

时间:2022-05-17 02:22:45

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及管理

【摘要】文章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缺陷与不足,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和维护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维护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维护;管理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广泛运用,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电力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必须要得到有效管理与合理维护,才可确保其正常运行,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缺陷与不足

1.1系统未能得到合理维护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并未能得到有效维护,系统经调试与安装后,便会开始运行,在运行时,必须要保持基本的日常维护。用电信息系统的维护主要包括电能表轮换、现场维护等,电表使用寿命在8至10年之间,而从目前电表使用的实际情况上看,每年都有十分之一的电表需要进行更换,这对系统而言,不利于其对用户档案的管理。在系统现场维护中,由于系统不能准确预测相关信息,导致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很多设备都被损坏,电路终端出现断电或被盗等问题,甚至少数用户将电表连线间断,这给用电系统管理加大了难度。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管理者对于用电信息系统管理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例如没有建立一个标准的技术规范,使技术互换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无法完成技术互通的目的,以至于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在同个地区存在通道方案不同的现象,导致通道方案在供货和建设方面,不存在兼容性。系统工程施工时,偶尔会存在安装、施工或者是信息档案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没有实现高压线路的规范管理,小区低压侧线路未形成完整的信息记录,除此之外,台式变压器归属也未被明确,在支线电路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由业主单位、承包商、集成商、电量表计商完成,不过目前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工作分配上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施工不够完善,系统也无法实现规范化运行。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和维护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对电量数据

制定相应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异常,修改,替代和复核管理办法的处理原则;根据统计要求编制常用报表格式,以及根据用变化的情况调整报表格式,并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修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电量负荷报表计算公式的编辑修改后进行审核确认;定期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及时对各类信息加以统计分析,对异常数据要查明原因,落实相关部门处理;CTPT参数,费率时段修改,旁路数据替代,表计更换和电量追加修改后对电量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和分析统计。

2.2对采集终端

给相关运行管理部门提供变电所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数据正确性核对,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缺陷处理等必要的参数信息;做好各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的调试,接入用电信息,安装,参数设置,配合联调和维护数据库等工作;管理好用电信息采集装置的备品和备件。

2.3对电能表

核对系统数据,一旦发现数据有缺陷或异常,要立即进行处理和确认,并提供相关信息给其他运行管理部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电能表计的数据进行复核和定期巡检;做好各种计量设备的检修,安装,申购和检定,并且配合做好信息接入,缺陷处理和设备检修等工作;维护电能表计,核对数据,设定参数,并提供必要的参数给相关运行管理部门。

2.4对通讯通道

对专线通道,电话和网络通道的分配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电路进行统一管理;为了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道的畅通,需要维护好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数据于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系统之间的通讯。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3.1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现阶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并未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营销系统管理需要加大力度,使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提升,另外,系统管理者需定期检查系统,并对定期的系统检测引起重视,掌握系统运行情况,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必须要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记录,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确认系统故障后,对系统信息进行维护,并做出总结,最后将信息故障的通知告知各个部门。

通过有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对系统的维护,目前主要有外维模式与内维模式两种。利用内维模式,可吸纳闲置人员,使经营成本大大降低,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后,可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系统安装与管理同时进行,便于及时对系统故障进行处理,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系统设备的运行对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管理。外维模式无需管理人员,它具有省心、简便等特点,是一种便捷的管理方式,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就可求助外维。对维护模式进行选择时,要考虑到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

3.2全面控制系统运行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掌控系统运行情况,以相关要求为依据,开展系统维护工作。根据设备特性,可将系统维护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合理维护与管理主站系统,也就是管理服务器软件、服务器硬件、相关网络等,通过监控与保修系统,可及时发现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明确系统故障的具置。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密切关注系统服务器、外网通道与监控系统运行情况,了解到系统故障位置后及时处理,并做好验收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服务器、外网通道与监控系统的掌控,做好详细记录。若有新增用户,系统需要对新增用户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管理部门要及时将正确数据输入系统内,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3.3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维护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安装技能与电能计量技能,而且还要对如何设置系统终端非常了解,根据岗位需求,还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完全掌握,明确网络通信原理,同时还要了解信息的采集与继电保护方法。另外,技术会议要定期举行,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放在重点位置,管理者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公司的职业评估体系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定期组织员工,评估他们的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可给予适当奖励。

3.4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互通

系统管理者要注重关注网络信息系统的互通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的筹划方案。对筹划方案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系统建设原则,针对电量表计设备型号与数量、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数量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筹划方案,避免出现由于支持能力受到限制,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异常的情况。管理者应该将业务流程融入至系统内,通过人性化管理模式,细化系统内容,可将系统划分为终端维护、现场维护与用户档案管理3个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3.5及时纠正系统中的数据异常现象

系统运行时间过长后,便有可能出现故障,通过对系统数据进行核对,若发现数据存在异常,则要及时确认,并将信息提供至管理部门,通过检测数据后,如果发现数据的确存在问题,管理人员要立刻通知检修人员检测设备,处理设备缺陷,避免数据再次出现错误,对系统运行造成干扰。

4.结束语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加强对用户用电的管理,实现用电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电网中的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从而保证采集终端的全面应用,并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有效发展。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